[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废水的处理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100.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张宇鑫;邱明英;朱繁;崔岩;张亚志;郝景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01/20;C02F101/16;C02F101/1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闫加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脱硫 系统 废水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向待处理废水中加入适量CaCO3,与酸性废水反应释放出Ca2+,Ca2+与废水中的F-反应产生沉淀从而除去废水中的F-且保留废水中的SO32-、SO42-;
步骤2):向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部分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废水用以中和酸性废水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步骤3):对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混凝、絮凝;
步骤4):对混凝、絮凝后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除去废水中的固体物质、油类、反应产生的沉淀;
步骤5):在厌氧环境及有外加碳源的条件下,使用硫酸盐还原菌对步骤4)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第一次生物处理,将废水中的SO32-和/或SO42-还原成S2-、将NH4+转化为NO3-;第一次生物处理后得到的废水分流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继续进行后续处理,第二部分进行回流与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混合实现步骤2)的具体操作;
步骤6):在兼性厌氧环境下,使用脱氮硫杆菌对第一次生物处理后得到的废水中的第一部分进行第二次生物处理,将废水中的S2-氧化为单质硫S0,并将废水中的NO3-、NO2—还原成N2;至此完成废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待处理废水在进行步骤1)前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水量、水质调节以及颗粒物的预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混凝采用加入聚铝的方式实现;
所述絮凝采用加入聚丙烯酰胺的方式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固液分离包括气浮除渣、除油步骤以及气浮除渣、除油后的废水进行多介质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颗粒物的步骤。
5.一种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废水的处理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前处理单元、固液分离设备、厌氧反应器和除硫脱氮反应器,其中,前处理单元设有至少一个加药口和至少一个回流水入口;其中,
前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固液分离设备的进水口连接、固液分离设备的出水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除硫脱氮反应器的进水口和前处理单元的的回流水入口连接;
前处理单元用于实现除F-、实现废水与回流水混合进行反应中和酸性废水以及除重金属、实现混凝和絮凝反应;其中,所述回流水为所述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
所述除硫脱氮反应器为兼性厌氧反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前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Ⅰ段设备、Ⅱ段设备、Ⅲ段设备和Ⅳ段设备,其中,Ⅰ段设备设有加药口、Ⅱ段设备设有回流水入口;Ⅳ段设备的出水口作为前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固液分离设备的进水口连接;Ⅱ段设备的回流水入口与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连接;Ⅰ段设备用于进行废水与药物混合反应除F-;Ⅱ段设备用于实现废水与回流水的混合反应中和酸性废水以及去除重金属离子;Ⅲ段设备为混凝反应设备;Ⅳ段设备为絮凝反应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Ⅲ段设备设有加药口,Ⅲ段设备用于实现废水与药物混合进行混凝反应;
所述Ⅳ段设备设有加药口,Ⅳ段设备用于实现废水与药物混合进行絮凝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1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