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7177.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慧;李兵;刘亮亮;张江华;杨玉龙;张永成;徐云;张为;荆俊杰;秦玉霞;王越;白杨;郭丁丁;崔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采空区 瓦斯 方法 | ||
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属于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利用煤层气预抽井与井下封闭采空区内埋设的抽采管路连接,实现对封闭采空区内瓦斯的抽采利用。步骤如下:在地面分盘区巷道上方施工地面煤层气预抽井,该井的井型为定向斜直井,靶点落在煤矿规划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停采线处。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处后不割断该煤层气井生产套管。将采掘工作面预留的抽采管路与该煤层气井的生产套管密封连接。将该井地面抽采设备改为真空泵负压抽采采空区内瓦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地面原有集输管路,有良好的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随着我国煤层气事业的崛起发展,实现了采前预抽,采动抽采,采空抽采。三种方式实现对矿井瓦斯不同阶段的煤层气实现抽采利用。但由于采空区形成的同时会造成上覆岩层的扰动,强大的地层压力会将地面煤层气生产井破坏,地面煤层气井仅仅能实现采前预抽和采动抽采,井下形成采空区后如果想对采空区内的瓦斯进行治理通常会二次打井,造成地面预抽井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利用煤层气预抽井与井下封闭采空区内埋设的抽采管路连接,实现对封闭采空区内瓦斯的抽采利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地面分盘区巷道上方施工地面煤层气预抽井,所述煤层气预抽井为定向斜直井,靶点落在煤矿规划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停采线处,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处后,不割断煤层气预抽井的生产套管;
第二步,将采煤工作面预留的抽采管路与煤层气预抽井的生产套管密封连接;
第三步,将煤层气预抽井地面抽采设备改为真空泵负压抽采采空区内瓦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煤层气井身结构的选型及地面煤层气井口位置的选择,结合煤层上覆岩层在煤层回采后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实现良好衔接。该方法能够实现煤层气预抽井向采空井抽采瓦斯的转变,斜直井从地面井口布置到井下靶点选取,很好地避开了井下回采工作面形成采空区后上覆岩层的变形对煤层气井井身结构的破坏,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上下抽采在时间空间上的良好衔接,提高地面煤层气井的利用效率。
1. 本发明节约了采空井的资金投入
2. 本发明降低了井下瓦斯的抽采周期。
3.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地面原有集输管路,有良好的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井上抽采封闭后的采空区瓦斯平面示意图;
图2为井上抽采封闭后的采空区瓦斯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中央正巷;2-中央副巷;3-盘区正巷;4-盘区副巷;5-采空区;6-煤层;7-停采线;8-抽采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抽采封闭采空区瓦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地面分盘区巷道上方施工地面煤层气预抽井,所述煤层气预抽井为定向斜直井,靶点落在煤矿规划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停采线处,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处后,不割断煤层气预抽井的生产套管;
第二步,将采煤工作面预留的抽采管路与煤层气预抽井的生产套管密封连接;
第三步,将煤层气预抽井地面抽采设备改为真空泵负压抽采采空区内瓦斯。
其中,煤层气预抽井一开井眼直径444.5mm,管套直径:377.7mm;二开井眼直径311.15mm,套管直径244.5mm,三开井眼直径215.9mm,套管直径139.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