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732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强;饶文;尹凯;陈作祥;吴林森;白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7/00;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芶雅灵;何强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护套 组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及制作方法,属于管道对接领域,目的是解决管道与套管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管组件包括管道和套管;沿管道的轴向设置有数个管枕,管枕包括抱箍,环绕抱箍在抱箍外周均匀设置有四条支撑腿;管道穿入套管内,管枕经过其中至少两条支撑腿支撑于套管的内壁。其避免了管道的外壁直接接触套管的内壁,能够有效避免管道与套管之间发生摩擦。制作时,先在各管道节段上安装管枕;接着将各管道节段承插成组成管道;最后将管道插入套管内,该制作方法,避免了在穿插过程中,管道出现磨损、划伤等现象,保护了管道且在相邻两端管道节段承插时,管枕能够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过渡承插问题,保证管道组装质量,避免材料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对接领域,具体的是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给排水建设施工引入了一种新型管道,即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材,也叫PVC-UH管材。管道采用承插式胶圈连接方式,通过承插口内置胶圈对承插管管壁的物理挤压形成密封。由于受管道材质和连接方式的限制,当管道跨越公路、沟渠和跑道等障碍物时常需用钢质保护套管加以保护。目前,管道直接穿入保护套管进行使用,及管道的外壁直接与保护套管内壁进行接触,在水冲击力等外力作用下,管道的外壁与保护套管内壁之间会发生摩擦,易导致管道管壁损伤。并且,在管道穿过套管的施工过程中,PVC-UH管与钢质套管难免发生摩擦、刮擦,导致出现PVC管道管壁损伤、承插口松动、过度承插或者位移等质量问题,特别是当穿越距离较长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解决管道与套管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保护管道,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并提供该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的制作方法,避免管道与保护套组装过程中出现摩擦现象,并规避过度承插问题,保证管道插接质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包括管道和套管;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在管道上设置有数个管枕,所述管枕包括与管道适配的抱箍,环绕抱箍在抱箍外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管道穿入所述套管内,所述管枕经过支撑腿支撑于套管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为沿抱箍轴向延伸的管段,支撑腿沿其轴向包括中部的连接段和两端的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抱箍相连接,所述限位段沿抱箍轴向凸出于抱箍的端部;
所述管道沿其轴向由数段管道节段插接而成,各管道节段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承接端,在各管道节段的插接端套装有管枕;相邻两端管道节段中,其中一段管道节段的插接端插接于另一段管道节段的承接端,且另一段管道节段的承接端的端口抵靠所述抱箍的端面,支撑腿的限位段沿管道径向位于管道外侧并构成承接端的径向限位结构。
带有保护套的管组件的制作方法,步骤1、在各管道节段上沿其轴向安装数个管枕;
首先,根据插接配合长度,在管道节段的插接端安装第一个抱箍,然后,以该第一个抱箍为起点,沿管道节段轴向等间距安装其它抱箍;
步骤2、将各节管道节段的插接端插入相邻管道节段的承接端形成管道,插接时,至到承接端的端口抵靠第一个抱箍的端面时停止;
步骤3、将组成完成的管道由套管的一端插入套管内。
进一步的,在步骤1之前,进行如下操作:清理各管道节段表面,在管道节段表面待安装抱箍位置铺设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片环绕管道节段外周铺设一周。
进一步的,各管道节段上,相邻两个抱箍之间的间距为3-6米。
进一步的,步骤1中,抱箍由第一抱箍片和第二抱箍片可拆卸连接,第一抱箍片上的支撑腿有两条,抱箍安装时,首先使第一抱箍片的两条支撑腿支撑于平整的组装平面上,将第一抱箍片的开口朝上垫设置于管道节段下,使管道节段放置于第一抱箍片的半圆形凹槽内;然后,将第二抱箍片的开口朝下与对应第一抱箍片对中;最后,利用螺栓将第一抱箍片和第二抱箍片连接使其固定于管道节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