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536.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刁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克勋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及其 制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摇倒基底对乌龙茶进行摇青步骤2利用摊导斗Ⅰ和摊导斗Ⅱ对乌龙茶进行均摊和凉青;步骤3利用特殊的加工方式使得便于进行对乌龙茶做青。制备系统包括固定底基、伸缩杆Ⅰ、连接基底、轴Ⅰ、摇倒基底和三面壁,便于进行全自动的做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的制作离不开做青,而做青是摇青和摊凉交替进行的过程。摇青过程伴随走水现象,静置中出现退青现象。做青原则是摇青时间逐次增加,静置时间逐次延长,摊叶厚度逐次增厚,发酵程度逐次加深。而通过现有的摇青手段如手工水筛摇青、摇笼摇青和摇青机摇青都不便于乌龙茶的做青环节,一是摇笼或竹笼不便于倾倒与加入乌龙茶,二是手工摇青时不易长时间作业,机械摇青不易改变摇青程度,三是静止摊凉时均摊不便,特别是重复过程时耗时耗力,也间接降低了乌龙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适用于乌龙茶在自动环境下进行做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制备系统,包括固定底基、伸缩杆Ⅰ、连接基底、轴Ⅰ、摇倒基底和三面壁,所述固定底基上固接四个伸缩杆Ⅰ,连接基底固接在四个伸缩杆Ⅰ的上端,轴Ⅰ的前后两端均固接在连接基底上端的左侧,摇倒基底下端的左端转动连接在轴Ⅰ上。
该茶叶制备系统还包括基台、中触板、槽口Ⅰ、往复板、轮Ⅰ、限位部、电机Ⅱ、连杆Ⅰ、连杆Ⅱ和轴Ⅱ,所述连接基底上端的右侧固接基台,中触板固接在摇倒基底的右端,中触板的上侧设置槽口Ⅰ,往复板的下端转动连接轮Ⅰ,轮Ⅰ的两侧均固接有一个限位部,轮Ⅰ通过两个限位部卡滚在槽口Ⅰ内,电机Ⅱ固接在基台上,电机Ⅱ的输出轴与连杆Ⅰ的一端固接,连杆Ⅰ的另一端与连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与轴Ⅱ的一端固接,轴Ⅱ的另一端与往复板的上端转动连接。
该茶叶制备系统还包括丝杠、带轮、电机Ⅰ和边座,所述摇倒基底的右侧转动连接两个丝杠,两个丝杠的下侧均固接一个带轮,两个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丝杠的下端与电机Ⅰ的输出轴固接,电机Ⅰ通过电机座固接在摇倒基底上,中触板下端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边座,中触板通过两个边座分别与两个丝杠螺纹连接接在摇倒基底的右端。
该茶叶制备系统还包括基柱、层叠底座、轴Ⅲ、摊导斗Ⅰ、摊导斗Ⅱ和机架,所述固定底基上固接四个基柱,层叠底座和轴Ⅲ均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层叠底座固接在四个基柱的上端且自身的右端固接一个轴Ⅲ的两端,摊导斗Ⅰ下端的右端转动连接在该轴Ⅲ上,另外一个层叠底座通过机架设置在摊导斗Ⅰ上方的右侧,该层叠底座的左端固接一个轴Ⅲ的两端且摊导斗Ⅱ下端的左端转动连接在该轴Ⅲ上,摊导斗Ⅱ设置在摇倒基底下方的左端,机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层叠底座固接。
该茶叶制备系统还包括伸缩杆Ⅱ、副座和顶轮,伸缩杆Ⅱ、副座和顶轮均设有两个,每个伸缩杆Ⅱ的活动端均与一个副座固接,每个副座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一个顶轮,其中一个伸缩杆Ⅱ固接在位于下方的层叠底座上,该伸缩杆Ⅱ上的顶轮与摊导斗Ⅰ下端的左侧接触,另外一个伸缩杆Ⅱ固接在位于上方的层叠底座上,该伸缩杆Ⅱ上的顶轮与摊导斗Ⅱ下端的右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克勋,未经刁克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