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8445.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满潮;高玉兵;高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D23/00;E21D23/06;E21D23/04;E21F13/06;E21F15/00;F4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矿残柱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包括:S1、在已经完成开采的采出空间内确定残柱位置,并在所述残柱的设定位置开设工作面;S2、在所述工作面上开设至少一个切眼,在所述切眼内设置液压支架,并使液压支架的前进方向指向所述工作面;S3、开采,在工作面处进行落矿,并运输至设定地点。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通过对房柱式开采完成后的残柱进行回收开采,有效的提高金属矿资源的开采率,而且对液压支架高度范围内的矿体进行爆破或割矿并对液压支架高度范围外的矿体进行直接落矿的方式,能够保证液压支架的有效支撑,提高残柱回收过程中工人作业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矿开采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航空航天、军工、化工等多个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的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本。金属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决定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仅有的几个金属矿(如铝土矿、金矿、钾盐矿等)均采用传统的房柱式开采方法,然而开采后,残留的柱体多直接废弃不采。矿柱遗留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由于矿柱存在易造成地表沉降不均,造成地表损伤更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金属矿资源回收率的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
一种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包括:
S1、在已经完成开采的采出空间内确定残柱位置,并在所述残柱的设定位置开设工作面;
S2、在所述工作面上开设至少一个切眼,在所述切眼内设置液压支架,并使液压支架的前进方向指向所述工作面;
S3、开采,在工作面处进行落矿回填,并将落矿后的矿体运输至设定地点。
在步骤S1中,所述采出空间由房柱式开采方法形成。
在步骤S2中,所述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顶梁,所述支撑顶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顶梁能够随所述底座的移动而移动,所述支撑顶梁上设置有落矿口。
在步骤S3中,根据液压支架的高度将残柱分为处于液压支架高度范围内的直采区和处于液压支架高度以上的落矿区,对处于所述直采区内的矿体进行爆破开采,对处于所述落矿区内的矿体通过落矿口进行落矿。
所述落矿口处设置有天窗,所述天窗具有封闭所述落矿口的第一状态和打开所述落矿口的第二状态,且使所述天窗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实现对液压支架高度以上的残柱通过落矿口进行落矿。
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铲料槽,所述铲料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铲料槽承接所有落矿。
所述铲料槽的纵截面为L形,且所述天窗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天窗的自由端与所述L形的上端密封配合。
对液压支架高度以下的残柱采用爆破法或割矿方式进行开采。
在步骤S1中,还包括:对所述采出空间进行修整和/或开设巷道。
所述巷道包括矿体运输通道、通风通道和开采通道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步骤S3中,还包括:将落矿通过三轮车和/或运输皮带运输至设定区域。
在步骤S3中,利用落矿完成后的残柱上方岩体垮落实现回填。
所述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适用于铝土矿。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通过对房柱式开采完成后的残柱进行回收开采,有效的提高金属矿资源的开采率,而且对液压支架高度范围内的矿体进行爆破或割矿并对液压支架高度范围外的矿体进行直接落矿的方式,能够保证液压支架的有效支撑,提高残柱回收过程中工人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矿残柱回收方法的实施例中残柱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