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8579.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兰友国;郎姝燕;王红燕;刘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管士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观测 数据 产品质量 离线 检验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其中,所述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包括:获取各海洋观测卫星的观测表单,将所述观测表单进行解析,以提取观测表单中的海洋观测数据;对所述海洋观测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使所述海洋观测数据网格大小与辅助数据相一致;将网格化处理结果和所述辅助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对比匹配,生成匹配数据对;根据所述匹配数据对统计分析海洋观测数据产品的质量,生成离线质量检验结果。本申请通过将网格化处理结果和辅助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对比匹配的方式,生成离线质量检验结果,从而实现海洋观测卫星数据产品的自动质量检验,提高检验效率及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代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技术正处于一个更新换代、快速及时获取海量对地观测遥感数据的新阶段。随着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处理能力迅速提高以及海洋观测数据产品任务需求的新增长,迫切需要一种全自动、高效的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来实现对海洋观测卫星L2级数据产品的质量检验,并对海洋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
海洋观测卫星的L2级数据产品种类较多,产品结构也较为复杂,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是海洋观测卫星数据产品生产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海洋观测卫星数据质量检验工作多依赖人工完成,处理效率低且错误率高,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置海洋观测卫星数据产品生产处理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提高海洋观测卫星数据产品的质量检验效率及准确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海洋观测卫星的观测表单,将所述观测表单进行解析,以提取观测表单中的海洋观测数据;
对所述海洋观测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使所述海洋观测数据网格大小与辅助数据相一致;
将网格化处理结果和所述辅助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对比匹配,生成匹配数据对;
根据所述匹配数据对统计分析海洋观测数据产品的质量,生成离线质量检验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化处理结果和辅助数据在时间上对比匹配的时间窗口为30min,在空间上对比匹配的空间窗口为经度和纬度0.02°-0.1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观测表单包括:动态参数、海洋观测卫星数据的全路径、辅助数据的全路径、离线质量检验结果的输出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数据通过同类海洋观测卫星数据或全球再分析数据生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海洋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离线检验方法还包括:
基于平均偏差和标准差两个指标对海洋观测数据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所述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
其中,N为样本总数;i表示第i个样本;yi为海洋观测卫星的海洋观测数据;xi为同类海洋观测卫星数据或全球再分析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差表达式为:
其中,μ为yi与xi的误差均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网格化处理结果和所述辅助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对比匹配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未经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净化处理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拉罗替尼中间体的清洁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