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污水的高效絮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86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污水 高效 絮凝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高效絮凝装置,包括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包括沉淀室和气浮室,絮凝池设置有连通于沉淀室和气浮室的连接管、连通于沉淀室的进水管、连通于沉淀室的出水管、对沉淀室内进行投放絮凝剂的放料机构和对沉淀室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以加快絮凝剂的溶解速度的搅拌机构,所述絮凝池位于沉淀室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穿设于絮凝池顶壁且部分位于沉淀室内的搅拌轴、同轴固定套接于搅拌轴的第一轮毂、固定连接于第一轮毂以对污水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叶片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且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絮凝剂的溶解速度,从而提高絮凝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高效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目前,公开号为CN 108911267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池,絮凝沉降池上设有污水入口,絮凝沉降池与有机质分解池连接,有机质分解池与化学沉淀池连接,化学沉淀池与二次过滤池连接,二次过滤池与酸碱调节池连接,酸碱调节池上设有净水出口,通过在絮凝沉降池的底部投入絮凝剂,将污水中的纤维和其他固体污物去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和絮凝剂等将印染废水内非水溶性的染料颗粒和胶体有机物互相凝聚成大的颗粒 ,然后再通过自然沉淀进行去除,在此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接触融合效率较低,絮凝周期较长,进而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染污水的高效絮凝装置,其优点在于有效提高絮凝剂的溶解速度,从而提高絮凝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染污水的高效絮凝装置,包括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包括沉淀室和气浮室,絮凝池设置有连通于沉淀室和气浮室的连接管、连通于沉淀室的进水管、连通于沉淀室的出水管、对沉淀室内进行投放絮凝剂的放料机构和对沉淀室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以加快絮凝剂的溶解速度的搅拌机构,所述絮凝池位于沉淀室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穿设于絮凝池顶壁且部分位于沉淀室内的搅拌轴、内置于沉淀室且同轴固定套接于搅拌轴的第一轮毂、固定连接于第一轮毂以对污水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叶片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且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染污水由进水管进入沉淀室中,放料机构投放絮凝剂对沉淀室内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通过设置搅拌电机、搅拌轴、第一轮毂和第一搅拌叶片对沉淀室中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沉淀室内部的印染污水与投放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接触,有效提高絮凝剂的溶解速度,提高絮凝效率,絮凝完成后的污水由连接管进入气浮室进行气浮处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沉淀室内设有支架,所述搅拌轴包括中空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支架的中心轴、中空设置且同轴固定套设于中心轴的固定轴,所述第一轮毂同轴固定套接于固定轴,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中心轴的上端部;所述中心轴开设有连通于中心轴内腔以供导热油进入中心轴内腔的进油通道,中心轴的周面开设有连通于中心轴内腔与固定轴内腔的出油孔,中心轴的下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有三通式旋转接头,三通旋转接头连接有连通于进油通道的供油管和出油管,供油管、出油管分别连接有加油泵和抽油泵,絮凝池的外部设置有供加热以及存储导热油的储油箱,加油泵和抽油泵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