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431.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诗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6;H01M10/48;H01M10/613;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蓄电池 老化 现象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座。该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插头插进充电座中对装置进行充电,电流中转器的额定电压很高,所以电流中转器可以实现快速充电,电流中转器在充电时会将部分电流的电压调整至蓄电池能承受的程度,并且通过与转接座相连接的正极线和负极线将部分电流输送到正极柱和负极柱处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剩余的电量会储存在电流中转器中,如果蓄电池的使用者在蓄电池电量未冲满前提前中断电流,那么电流中转器中储存的电流可对蓄电池进行缓慢充电,确保蓄电池能够充分充电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化学电池的一种,都是利用内部的活性物质进行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换完成放电过程,不过蓄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能利用充电的方式进行再生,所以蓄电池也被我们称作二次电池,由于蓄电池能重复利用的优点并且符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要求,所以各种种类型号的蓄电池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领域上。
蓄电池是存在使用寿命的,并不是一种永动的物品,正常来说一个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在五到十年之间,但是由于使用者使用不当的问题往往会大幅度的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其提前进入老化状态,老化状态是由于充电不足、失水和过放电等问题导致蓄电池内部产生了不可逆的硫酸盐化,这直接导致蓄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减少急剧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老化的蓄电池往往会由于供电不足而导致连接设备无法启动延误工期,老化蓄电池内部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有害物质无法回收利用,如果错误投放而不及时处理的话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我们需要有效的抑制蓄电池的老化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具备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优点,内部装有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蓄电池内部溶剂的浓度,一旦出现失调现象可及时处理,确保蓄电池时刻处于一种高效工作的状态,装置内部还装有额外的电流储存供电设备,可以有效的针对蓄电池电量充不满的现象,保证蓄电池内部活性物质可以得到充分恢复,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蓄电池老化现象的蓄电池防老化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座,外部电流通过充电座进入本设备,充电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充电线,充电线负责将电流传导至电流中转器中,充电线远离充电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流中转器,电流中转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接座,转接座负责实现正极线、负极线和电流中转器之间的电流传输,电流中转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涡轮风扇,涡轮风扇工作后可以确保装置内部气体互相流通,保证装置内部时刻清凉,转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线,负极线负责将电流中转器中的电流输送至负极柱处,转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极线,正极线负责将电流中转器中的电流输送至正极柱处,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箱体分隔成两个工作区域,隔离板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确保装置内部气体流通,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实现蓄电池的底端固定,蓄电池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侧固定板,实现蓄电池的横向固定,蓄电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下支撑板配合使用实现蓄电池的竖直固定,蓄电池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负极柱,蓄电池放电或者充电的负极,蓄电池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正极柱,蓄电池放电或者充电的正极,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溶剂盒,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盒,溶剂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蓄电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分检测仪,蓄电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溶剂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涡轮风扇最少有四个,并且对称分布在电流中转器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正极线固定安装在转接座的右侧,负极线固定安装在转接座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最少有十六个,并且随机分布在隔离板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诗永,未经郑诗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