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尾叶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452.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忠;李兴芳;何树春;韦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广西龙州县树春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30/18 | 分类号: | A23K30/18;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青贮饲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尾叶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将甘蔗尾叶经螺旋压榨脱水,然后切碎,得到甘蔗尾叶碎段,加入玉米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料中喷淋糖化酶,充分搅拌,压实密封青贮处理,即得甘蔗尾叶青贮饲料;其中,糖化酶的喷淋量为每1千克的混合物料,喷淋0.1~0.3克的糖化酶。本发明方法甘蔗尾叶经螺旋压榨脱水后青贮,青贮后的甘蔗尾叶营养价值提高,并且显著改善了饲料感官品质。进一步的,采用本发明方法青贮后所得饲料适口性好,可提高饲料糖分8~12%,使饲料变得软、熟、香、甜,粗纤维含量降低,甘蔗尾叶的48小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贮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甘蔗尾叶青贮饲料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甘蔗尾叶作为甘蔗采收后的副产品产 量很大,是反刍动物牛、羊的重要饲料来源,作为饲料利用价值很大,前景 非常广阔。由于甘蔗尾叶属于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占甘 蔗尾叶干物质重的70%~80%,属于动物难消化的物质,是转化利用甘蔗尾叶 的主要研究对象。由于甘蔗尾叶的细胞具有厚而坚实的细胞壁,适口性和消 化性较差,降低了反刍动物对甘蔗尾叶的采食量。
甘蔗尾叶中含有70%的碳水化合物类,如果采取一些处理措施改善其组 织结构,从而成为反刍动物的重要能量饲料。现有技术中对甘蔗尾叶青贮的 方法大多操作复杂,不易掌握。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高甘蔗尾叶营养 价值和利用率,且又方便、经济、实用的甘蔗尾叶饲料青贮技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 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 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甘蔗尾叶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旨 在得到一种能够提高甘蔗尾叶感官质量、提高青贮后所得甘蔗尾叶营养价值 和利用率,且又方便、经济、实用的甘蔗尾叶饲料青贮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甘蔗尾叶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将甘蔗尾叶经螺旋压榨脱水,然后切碎,得到甘蔗尾叶碎段,加入 玉米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料中喷淋糖化酶,充分搅拌,压实密封青 贮处理,即得甘蔗尾叶青贮饲料;其中,糖化酶的喷淋量为每1千克的混合 物料,喷淋0.1~0.3克的糖化酶。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玉米粉添加量为甘蔗尾叶碎段总质量的5%。
优选的是,步骤(1)中甘蔗尾叶脱水至73~75%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糖化酶的喷淋量为每1千克的混合物料, 喷淋0.2克的糖化酶。
优选的是,步骤(2)中青贮处理30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甘蔗尾叶经螺旋压榨脱水后青贮,青贮后的甘蔗尾叶营养价值 提高,并且显著改善了饲料感官品质。进一步的,采用本发明方法青贮后所 得饲料适口性好,可提高饲料糖分8~12%,使饲料变得软、熟、香、甜,粗 纤维含量降低,甘蔗尾叶的48小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使用的糖化酶规格为100000U/g,为武汉 恒乐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
下列实施例在广西崇左龙州县树春牧业养牛场进行。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广西龙州县树春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大学;广西龙州县树春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