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球面扩散补偿精确井控速度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0090.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陈卫锋;高运山;张丽;魏雄辉;张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8 | 分类号: | G01V1/4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徐晶石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球面 扩散 补偿 精确 速度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球面扩散补偿精确井控速度校正方法,步骤S1,对全区的测井资料进行筛选,并根据VSP速度或者根据测井曲线生成RMS速度,找到RMS速度的异常点;步骤S2,将异常点代入到全区的井速度模型,转为含有异常速度的地层速度;步骤S3,利用井速度模型,约束地震速度的拾取,对异常点进行校正,形成井控速度场;步骤S4,将井控速度场,应用到球面扩散补偿的程序中。本发明采用补偿因子和井控速度场作为全区振幅补偿的参数,这样能够体现空间变化;能够在复杂地区的使用,其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控补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球面扩散补偿精确井控速度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信号在向地下传播的过程中,能量有一定的衰减,横向炮与炮之间能量也存在差别。影响地震振幅的因素大致有两种:一是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地震反射信号能量迅速降低,使得深、浅层反射能量差异悬殊,不利于地震成像和地质分析,显然这种影响是非地质因素造成的,需要进行恢复或补偿,这类因素有球面扩散、吸收衰减等,它们主要造成纵向上的能量差异,其影响是时间的函数;二是由于激发、接收条件的差异对反射所造成的振幅影响,它与空间位置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影响不利于成像和储层预测,需要予以排除,它们主要造成横向上的能量差异,是空间位置的函数。因此,为了改善成像和储层预测的效果,需要对记录的地震信号应用时变或空变的增益函数g(t)合理补偿不同因素引起的振幅衰减和差异。
不同的振幅补偿方法,对应不同的增益函数。常规的振幅补偿方法,往往是通过试验来选择参数,如球面扩散补偿系数扫描,通过分析补偿前后的单炮记录及叠加剖面的能量变化,确定最佳的补偿参数。由于地震信号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能量衰减正比于,(r为球面半径);地震波的振幅正比于能量的平方根,它随1/r衰减。实际上地层速度一般随深度增加,这使地震波更进一步发散,振幅也随距离衰减变快。常用补偿函数为T补偿函数,power是T补偿参数,以及基于速度的球面扩散补偿,一般是应用工区的区域速度做振幅补偿,当工区的构造起伏大,地下构造的横向变化比较大,不能使用统一的速度函数时,常规的振幅补偿方法对振幅保真是不利的。
早期井控振幅补偿方法根据VSP资料求取的确定性TAR因子进行振幅恢复,该项技术能够实现纵向能量的合理补偿。对于构造起伏较大的三维地震数据来说,早期井控技术不能体现地层的吸收、弱响应和地层粘性特征;不能体现地表变化;不能体现空间变化;简单使用统一的速度进行振幅补偿,对振幅的保真性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球面扩散补偿精确井控速度校正方法,采用补偿因子和井控速度场作为全区振幅补偿的参数,这样能够体现空间变化;能够在复杂地区的使用,其应用范围广,还能够体现地层的吸收、弱响应和地层粘性特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球面扩散补偿精确井控速度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全区的测井资料进行筛选,并根据VSP速度或者根据测井曲线生成RMS速度,找到RMS速度的异常点;
在工区构造的高点和低点,选择所有的井资料,获得其RMS速度,并查找RMS速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变化点做标记,并利用相邻井资料进行核实;这些核实后的变化点就是RMS速度的异常点;
步骤S2,将异常点代入到全区的井速度模型,转为含有异常速度的地层速度;
步骤S3,利用井速度模型,约束地震速度的拾取,对异常点进行校正,形成井控速度场;
将异常点对应的含有异常速度的地层速度,与该地层速度的相同地层相同时间同一位置所对应的正常速度进行对比,并计算其速度差,当速度差大于一定值时,则对该异常点所对应的RMS速度进行调整,直到调整后的异常点的速度差不大于一定值时为止,并将调整后的异常点与正常点形成井控速度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