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可信溯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0217.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景雄;陈积明;史治国;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29/12;H04L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联网 可信 溯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可信溯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移动溯源终端、基站、云服务器和证书系统;移动溯源终端在出厂时安装证书系统颁发的证书,在流通时连接最近基站,通过基站的验证后上传溯源数据到基站;基站通过证书系统和区块链平台对终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接收溯源数据,并对其进行签名背书,再添加该基站自身信息形成完整溯源数据包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云服务器提供溯源业务系统,可以查询完整的溯源轨迹;针对区块链溯源数据造假的风险,本发明通过引入基站进行背书,保障溯源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区块链和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可信溯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商品的信息溯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生产加工源头、疫苗运输是否达标等信息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品的可信溯源一直以来存在巨大空白,传统溯源手段存在大量数据篡改风险,无法从技术上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纸质记录方式溯源存在数据篡改风险,并且很难长时间留存。2、采用RFID技术无线感知并通过数据库记录的方式,由于数据库中心化架构,同样存在数据篡改风险。
随着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商品可信溯源带机会,物联网自动数据采集与灵活易部署的特性使其切合溯源场景需求,区块链的分布式不可篡改特性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两种技术结合能够极大促进可信溯源技术的落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当前溯源技术的不足,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搭建商品可信溯源平台,本发明将基站加入到溯源系统中来,利用基站不可移动的特点使其对连接基站的移动溯源终端进行背书,并完成背书后的溯源数据上链,从而提升溯源数据的可信度。系统从架构上引入溯源服务软件商、溯源硬件供应商、网络服务商三类角色进入溯源体系,通过区块链平台和证书系统做到三类角色数据互联互通,相互监督,维护溯源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可信溯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溯源终端、运行区块链节点的通信基站设施、云服务器、证书系统;基站群和云服务器构成分布式区块链平台;
所述移动溯源终端在出厂时,安装证书系统颁发的数字证书,在流通时,往往处于地理位置不断运动当中,在不同地理位置通过证书系统版发的证书连接最近的基站,通过基站的验证后上传溯源数据到基站;
所述基站特征为固定位置,不可移动;所述基站通过证书系统查询待连接的移动溯源终端证书的有效性,如果失效则拒绝连接,如果有效则向区块链平台查询该移动溯源终端是否已注册,如果没有注册则断开连接,如果已注册则验证成功,接收该移动溯源终端上传的溯源数据,并对其进行签名背书,再添加该基站自身信息(基站ID、基站位置及当前时间戳)形成完整的溯源数据包上传至区块链平台;
所述云服务器向区块链平台注册移动溯源终端的证书信息,并提供溯源业务系统供消费者或管理者查询溯源数据,包括移动溯源终端上传的原始数据、连接过的基站信息及连接时间,形成完整的溯源轨迹;
所述移动溯源终端的认证信息以及溯源数据通过区块链平台在云服务器和基站之间进行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证书系统包含生成证书链和证书认证两部分功能,生成证书链的特征为基于根CA证书生成二级CA证书,再基于二级CA证书为基站和移动溯源终端分别签发Server证书和Client证书,证书的特征为包含公钥文件与私钥文件,基站和移动溯源终端存储完整的二级CA证书和根CA证书。证书认证功能指当移动溯源终端连接基站时会发送其Client证书,基站也会向移动溯源终端发送其Server证书,基站和移动溯源终端通过存储在本地的二级CA证书和根CA证书完成证书有效性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