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0537.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博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P1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零件 加工 工装 方法 | ||
1.一种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框架类零件相对应的基板(1),在基板(1)前部表面设有与框架类零件匹配的基面(101),基面(101)上端和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定位销孔(102),其内设有定位销(2);基板(1)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有至少为两组设置的定位螺钉(3)及套装在定位螺钉(3)上的压块(4);在基板(1)背部设有用于将基板(1)固连在机床上的安装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外形设置多种规格;所述基面(101)与待加工零件的外形和内槽孔相适配,所述基面的平面度为0.015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基面(101)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块(6),所述基板(1)通过安装块(6)及穿装在安装块上的螺柱(7)固连在安装架(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孔(102);所述安装架(5)包括L形座板(501),所述L形座板的长边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102)对应的长形槽(502),所述基板(1)通过安装块(6)及依次贯穿安装槽孔(102)、长形槽(502)的螺柱(7)固连在安装架(5)上;所述L形座板的短边端面与基板(1)底端平齐,在短边端面上设有通孔组(503),使所述安装架(5)通过安装块(6)和通孔组(503)固连在机床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01)上的安装槽孔(102)为田字形通槽,所述L形座板(501)上的长形槽(502)与田字形通槽的每个通槽均对应且贯穿,使得所述田字形通槽的每个通槽内均通过螺柱(7)穿装有安装块(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座板(501)的长边上开设有多组长形减重孔组(504);所述L形座板的背部两侧对称设有加强筋板(505),并且在加强筋板(505)之间设有横杆(506)。
7.一种框架类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加工工装进行组装,并将其夹持固定在机床上;
根据待加工零件毛坯(8)的外形选择对应的基板(1),并将基板(1)通过安装块(6)及螺柱(7)固连在安装架(5)上;再将安装架(6)通过安装块(6)和其底部通孔组(503)固连在机床上;
步骤二、对待加工零件毛坯(8)进行定位前预处理;
步骤三、将待加工零件毛坯(8)固定在基板(1)上;
步骤四、驱动机床加工进行框架类零件的整体结构加工,加工过程中预留其固定在基板(1)上的余料(801);
步骤五、通过切割方式实现框架类零件与余料(801)的切割分离,得到框架类零件成品;
其以余料(801)厚度为基准进行切割,实现框架成品与余料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待加工零件毛坯(8)的上端和下端开设与基板定位销孔(102)相匹配的销孔(802),左右两侧加工与压块(4)适配的定位槽(8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定位销(2)依次打入待加工零件的销孔(802)、基板的定位销孔(102),实现待加工零件毛坯(8)在基板(1)上的定位;将基板(1)左右两侧的压块(4)依次卡放在待加工零件毛坯的定位槽(803)内并用定位螺钉(3)压紧,实现待加工零件毛坯(8)在基板(1)上的稳固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类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根据设定工序,以基板的基面(101)为基准,在待加工零件毛坯(8)相对基板(1)的固定部留有一定余料(801),并以余料(801)厚度值为基准,驱动机床依次加工框架类零件的前端面、整体外侧面和整体内侧面;再加工侧面上的孔系及其它异形结构;
所述余料(801)厚度值为不小于待加工零件毛坯左右两侧的定位槽(803),所述厚度值为30mm-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博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博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类圆周旋转加工工装和工艺
- 下一篇:变压器穿管绕线包胶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