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服务体系异常机制传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0786.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米络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77 | 分类号: | H04L41/0677;H04L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服 体系 异常 机制 传递 方法 | ||
1.一种微服务体系异常机制传递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于服务端SpringCloud体系之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程序出现异常情况下,会进入预定义的统一拦截方法,对异常进行统一拦截;具体方法如下:基于异常Exception是所有异常的父类的这个语言特性,即所有类型异常都是Exception类的子类,因此统一拦截时只对异常父类Exception类进行拦截,无需对特定类型异常进行拦截,拦截方法为:当拦截到异常时进行判断,只要异常是Exception类的实例或者Exception类子类的实例,都会触发拦截方法的逻辑,这样当出现异常时即可涵盖所有异常情况;
(2)在统一拦截方法内,获取异常核心信息,并将异常核心信息进行重新组装;获取的异常核心信息主要包括异常类的全路径名称和异常消息堆栈,根据异常类的全路径名称区分判别是否是自定义异常或是其他异常,自定义异常和其他异常在返回内容上会通过返回不同的HTTP响应码进行区别;
(3)传递重新组装的异常信息至上层调用者,上层调用者进行异常信息解析,并重新封装为异常进行上抛;上层调用者进行异常信息解析时,根据HTTP响应码进行不同解析,并根据传递过来的异常消息内容通过Java语言特性里的反射机制完成异常对象创建,然后进行上抛;其中:反射机制指的是根据一个类的全路径名称去动态生成这个类的一种描述的对象,并用这个类的描述对象去构建这个类的实例;在利用反射机制创建异常对象后,对于其他异常将传递过来的异常堆栈信息作为异常根源信息,来丰富异常信息,而上抛生成的异常,上层调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捕获或者继续上抛,由于上抛生成的异常包含了下游的异常信息,如果继续进行上抛,可将上游的信息也携带进去,确保了整条链路上异常的逐层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米络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米络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7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