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吹灰器温压保护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0946.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胜;桑秀军;周永春;李敬达;张翰方;张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45901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吹灰器温压 保护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吹灰器温压保护控制方法,其温压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吹灰器温度保护控制方法、吹灰器温升速率保护控制方法以及吹灰器蒸汽压力保护控制方法,本方法通过DCS对吹灰器的吹灰蒸汽压力、吹灰温度、升温速率、疏水温度进行监视和判断,当疏水温度满足安全值时才允许投入吹灰程控,吹灰器投运后,当DCS监测到吹灰器蒸汽压力、阀后温度、升温速率不满足安全值的条件时,DCS触发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并中断程控,确保锅炉吹灰系统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吹灰领域,特别是一种锅炉吹灰器温压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厂为保持锅炉受热面的外壁清洁,防止结渣,使其保持良好的传热性能,通常会设置吹灰系统。吹灰用蒸汽取自高温过热器入口,通过减温减压站使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降到所需的温度和压力。目前大部分火电厂锅炉吹灰一般投程控(plc)运行,各状态通过通讯模件传送到DCS,吹灰蒸汽压力、吹灰温度、疏水温度等均只在DCS显示,程控设计并未对吹灰蒸汽温度及吹灰压力进行监视,当吹灰蒸汽压力过高时,易吹损受热面,蒸汽压力过低时易造成吹灰器枪管弯曲。吹灰蒸汽温度不满足要求时,也有损坏受热面的风险。同时蒸汽压力温度不满足要求还极易损坏吹灰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吹灰器温压保护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锅炉吹灰器温压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吹灰器温度保护控制方法、吹灰器温升速率保护控制方法以及吹灰器蒸汽压力保护控制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吹灰器温度保护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在吹灰管道末端增加温度测点,将温度模拟量值送入DCS实时监视,在锅炉吹灰程控允许条件中增加对疏水温度的判断,当温度值经高低比较块判断高于230℃,才允许投入吹灰程控;
2)、在长吹灰器和短吹灰器上分别加装阀后壁温测点,将温度值接入DCS实时监视,当长吹灰器或端吹灰器退出后,任一长吹灰器阀后壁温在30分钟内没有下降到低于65℃或任一短吹灰器阀后壁温在30分钟内没有下降到低于90℃,DCS触发吹灰器温度异常报警,并发出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吹灰器温升速率保护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通过吹灰器阀后壁温测点监视长吹灰器温、半长吹灰器以及脱硝区域吹灰器的升温速率,将升温速率接入DCS实时监视,当任一长吹灰器、半长吹灰器以及脱硝区域吹灰器投运后阀后壁温温升速率未达到35℃/min或4分钟未达到170℃,DCS触发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并中断程控。
进一步的,所述吹灰器蒸汽压力保护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在空预器吹灰器、脱硝区域吹灰器和半长吹灰器上加装阀后壁汽压测点,并将汽压值送入DCS实时监视,当空预器吹灰器、脱硝区域吹灰器和半长吹灰器程控投运后,若任一吹灰器阀后蒸汽压力低于2Mpa,DCS触发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并中断程控;
(2)在短吹灰器上加装阀后壁汽压测点,并将汽压值送入DCS实时监视,当短吹灰器程控投运后,若短吹灰器阀后蒸汽压力低于1.5Mpa,DCS触发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并中断程控;
(3)在长吹灰器上加装阀后壁汽压测点,并将汽压值送入DCS实时监视,当长吹灰器程控投运后,若长吹灰器阀后蒸汽压力低于3Mpa,DCS触发急退所有吹灰器指令,并中断程控。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在长吹灰器手动操作逻辑处增加蒸汽压力限制条件,只有当蒸汽压力高于3Mpa时,手动投运单只长吹灰器的指令才能发出,当压力不满足要求时,手动无法投运长吹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