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连接场景下空口拥塞状态的判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097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宇;韩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光金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连 场景 空口 拥塞 状态 判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双连接场景下空口拥塞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是否获取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和第二拥塞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用户设备与第一通信单元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第二通信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用于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拥塞状态;
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处于拥塞状态;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调整数据发送速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反馈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拥塞状态,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信连接;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设备传输的拥塞数据包,以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处于拥塞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拥塞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调整数据发送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设备传输的拥塞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一设备传输的拥塞数据包的ECN字段置为C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对应DRB的网络侧的PDCP实体位于第一通信单元。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为下行通信链路,则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可承载于目标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目标控制信令为RLC control PDU或者MAC CE。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第一基站,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为第二基站。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第三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1和集中单元CU;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为第三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2;
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1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2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为上行通信链路,则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三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1通过GTP-U的F1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三基站的集中单元CU,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三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2通过GTP-U的F1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三基站的集中单元CU。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第四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1和集中单元CU,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为第五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2;
其中,所述第一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四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1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五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2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发生了拥塞。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为上行通信链路,则所述第二拥塞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通过X2或Xn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9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