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1305.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9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军;朱青;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德盈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2 | 分类号: | G01N25/12;G01N25/2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点 高温 燃烧 速率 一体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该方法包括: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该分析仪依据上述方法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可燃物自动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固/危废物的处置过程中,燃点和燃烧速率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两个指标分别需要用两个不同的设备进行测试,相对效率低。燃点即是样品在空气中,开始燃烧的温度点;高温燃烧速率即是样品在给定的气氛条件及高温条件下,灰化的快慢。
如,在国内大规模存在的燃煤电厂或生物质电厂等焚烧工艺中,其焚烧燃料相对单一,对测试焚烧物的燃点需求量很少,可能一天就测一两个样品,原来单样的测试方式已能满足应用要求;而近些年新兴发展的废物焚烧处置,其来料复杂,并且伴有安全风险,不同来料均有燃点(着火点)、高温燃烧速率的测试需求,一天需要检测的样品数明显增加,此时增加了对多样测试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技术方案只能是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燃点仪检测出样品的燃点,再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高温燃烧速率分析仪检测其燃烧速率。也就是说,当前只有单独检测废物的燃点或是单独检测废物燃烧速率的仪器设备,需要分别检测,检测效率低;且在检测燃点的设备分析一个样品后,要等待检测单元冷却后,再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
步骤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
步骤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
步骤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实时记录整个过程中,样品对应的时间、温度的重量变化,通过样品与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
步骤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步骤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
步骤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包括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样盘组件、样盘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及称量机构,所述双炉腔结构包括第一高温炉腔和第二高温炉腔,所述双炉腔结构在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做左右平移运动以使第一高温炉腔或第二高温炉腔对准样盘组件完成样品的进出;所述样盘组件位于样盘旋转机构上并与双炉腔结构一道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做升降运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来监控双炉腔结构的炉腔温度和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炉腔温度传感器,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通过检测样品表面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来判断样品的燃点;所述炉腔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高温炉腔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德盈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德盈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