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1428.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亚磊;李立;田艳超;邵科圃;耿中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亚磊 |
主分类号: | G06F16/93 | 分类号: | G06F16/93;G06F21/32;G06F21/36;G06F21/62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人员 档案管理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员终端,所述管理员终端连接有服务器终端,所述服务器终端分别连接有云数据库和查询终端,所述查询终端连接有内部查询终端和外部查询终端,该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文本输入及修改模块便于对人员的信息进行录入及后期修改,通过扫描模块和图片处理模块便于将员工的一些图片档案扫描上传并处理,通过云数据库来进行人员的档案信息储存以及便于他人的联网查看,通过中心管理器和检索模块便于使用者进行人员档案检索和查询,通过权限管理系统来将人员档案进行分权限查询,便于内部人员调阅以及外部人士的人员部分档案查阅,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档案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种类和数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档案的数字化及规范化管理是必然趋势。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整个文件管理、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包括: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管理、查阅利用等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之上。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一些企业需要将员工的个人信息对外公开一部分,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便将图片和文本统一储存管理,不便将个人档案查询和企业档案查询分开,不便将内部查看和外部查看分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便于将图片和文本修改处理以及统一储存管理,便于将不同的查询权限分开查询,使用较为便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员终端,所述管理员终端连接有服务器终端,所述服务器终端分别连接有云数据库和查询终端,所述查询终端连接有内部查询终端和外部查询终端,所述内部查询终端连接有员工终端和管理层终端,所述外部查询终端连接有游客查询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理员终端包括管理员登录模块、建档模块、图片处理模块和文本输入及修改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登录模块为键盘输入或者扫码认证或者指纹认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部查询终端和服务器终端通过内部局域网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云数据库和中心管理器之间连接有存储预警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服务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检索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部查询终端与服务器终端通过互联网或者无线网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员工终端包括初级登录模块,所述管理层终端包括高级登录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文本输入及修改模块便于对人员的信息进行录入及后期修改,通过扫描模块和图片处理模块便于将员工的一些图片档案扫描上传并处理,通过云数据库来进行人员的档案信息储存以及便于他人的联网查看,通过中心管理器和检索模块便于使用者进行人员档案检索和查询,通过权限管理系统来将人员档案进行分权限查询,便于内部人员调阅以及外部人士的人员部分档案查阅,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片处理模块连接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亚磊,未经宋亚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