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1691.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伟;魏拾成;白世英;马寅光;郑宁;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41/066 | 分类号: | H01F41/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吕晓蓉 |
地址: | 73001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线 槽绕线 固定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包括:将导线环绕放置在线槽的底端;将圆形冲头的顶端抵住线槽的顶端,用金属锤敲击圆形冲头的末端,使线槽顶端出现圆形凹陷固定点;固定点的一端位于线槽顶端的范围内,另一端突出线槽顶端将导线固定在线槽中;围绕线槽,用金属锤不断敲击冲头,使线槽顶端出现多个圆形凹陷固定点,将整圈导线全部固定在线槽的底端。本申请提供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可以将导线稳定的固定在线槽内,并确保导线不受损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谐振腔是铯原子钟物理部分的核心组件,谐振腔线槽内安装的C磁场线圈,对铯原子钟的信噪比、稳定度等性能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现有的C磁场线圈在线槽内的绕线固定方法为:在线槽内放置厚度0.15mm的聚酰亚胺薄膜,用金属冲头将导线压入线槽并敲击冲头,使导线在线槽内与聚酰亚胺薄膜压紧,固定导线。但是在敲击金属冲头时,冲头顶端会直接接触导线,导线的绝缘层和内芯金属丝在冲击下容易受损,压紧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能因自身弹性将导线挤出线槽,使C磁场线圈脱离线槽,影响C磁场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可以将导线稳定的固定在线槽内,并确保导线不受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方法包括:将导线环绕放置在线槽的底端;将圆形冲头的顶端抵住线槽的顶端,用金属锤敲击圆形冲头的末端,使线槽顶端出现圆形凹陷固定点;固定点的一端位于线槽顶端的范围内,另一端突出线槽顶端将导线固定在线槽中;围绕线槽,用金属锤不断敲击冲头,使线槽顶端出现多个圆形凹陷固定点,将整圈导线全部固定在线槽的底端。
进一步的,线槽的深度为0.8mm~1.2mm,线槽的底端宽度为0.8mm~1.2mm,线槽的顶端宽度为1.5mm~1.8mm。
进一步的,圆形冲头的顶端直径为1.2mm~1.4mm。
进一步的,固定点的直径为1.8mm~2mm;固定点的深度为0.4mm~0.5mm。
进一步的,固定点的数量设置8~14个。
本申请提供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利用圆形冲头的冲击力,使线槽顶端形成圆形凹陷的固定点,固定点一侧位于线槽顶端范围内,另一侧突出线槽顶端,与导线接触,将导线稳定的固定在线槽内,不会脱出线槽,固定点侧面突出部分为圆弧状,没有毛刺,不会使导线受损,敲击圆形冲头时,冲头的顶端不会直接接触导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导线的冲击,避免了导线受损,另外只需敲击出8~14个固定点就可以将一圈导线彻底固定在线槽上,工作量小,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的线槽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的线槽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线槽绕线固定方法的导线环绕线槽一圈的示意图;
图中:1-线槽、2-导线、21-顶端、22-底端、3-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