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及防水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2257.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海;王同旭;栾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B01D29/56;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顶板 防水 方法 导流 装置 | ||
1.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需防水长度,将对应数量的防水导流装置推动至所需要防水的顶板下,并将防水导流装置组装成一体;
2)然后调节防水导流装置的高度使其略低于顶板,完成防水结构的架设;
3)顶板渗水通过防水导流装置汇集中排水管中进行集中排放,实现对顶板渗水的导流防水;
所述防水导流装置由波形导流板、凸鼓部、液压柱、导流管、排水管、法兰盘、支撑筋、底座、脚轮、导流斗槽、密封垫、过滤筒、导流片、连接孔、插板、连接凹槽、挡网、把手和导流条组成,所述波形导流板的中间位置置有凸鼓部,两个液压柱的伸缩端和波形导流板凸鼓部的底面相连接,两个所述液压柱分别靠近波形导流板的两端,所述液压柱的固定端上连接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为L型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置有多个可转动的脚轮,所述波形导流板的两端分别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背向波形导流板的一侧面上置有密封垫,所述安装框内置有两个导流斗槽,所述导流斗槽底部向下延伸出安装框,所述导流斗槽和波形导流板的弧凹面相对应,所述波形导流板的凸鼓部两端置有导流条,所述波形导流板靠近一侧边位置置有两个导流片,所述波形导流板靠近另一侧边位置置有两个导流片,两个所述导流片分别位于波形导流板的两端,两个排水管分别通过支撑筋和两个底座相连接,所述排水管位于底座的斜上方,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置有法兰盘,两个导流管的一端分别置于排水管上,两个导流管的另一端分别和上方的两个导流斗槽底部相连接,所述导流管和导流斗槽相连通,所述导流斗槽内置有过滤筒,所述导流斗槽上开有抽拉槽,所述过滤筒的一侧置有把手,所述过滤筒的底部为挡网,所述波形导流板的一侧边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开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波形导流板的另一侧边上开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和插板相对应,所述波形导流板对应连接凹槽的位置开有多个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导流板配合导流斗槽和过滤筒,能够将渗水汇集到导流斗槽内集中排出,且通过过滤筒过滤后不会出现碎石将排水管路堵塞的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流沿着所述凸鼓部流向弧凹面,集中流进导流斗槽,过滤筒对其进行过滤后,通过导流管和排水管排出,能够将渗水汇集进行集中排放,实现导水防水,且水流经过滤筒过滤不会使碎石堵塞排水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由两个弧形条组成,两个所述弧形条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条的另一端分别朝向波形导流板上的两个弧凹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为伸缩管,所述导流管由两个连接管套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网由多层滤网组成,且多层滤网的网孔从上向下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带有把手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支撑筋为三角形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为弧形片状结构,且导流片的一端朝向导流斗槽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导流板的弧凹面上置有多个导流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导流板紧邻凸鼓部两侧边的位置为弧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2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