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窗散风式冷、热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413.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丁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昱丹 |
主分类号: | F24D3/14 | 分类号: | F24D3/14;F24D19/00;F24F5/00;F24F13/28;F24F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窗散风式冷 空调 | ||
一种地、窗散风式冷、热空调,其特征是:用位于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将热泵式室外压缩机组产生的冷或热能,将室内原空气混合新鲜空气后加湿,通过地下铺设的单程蛇形散能管及位于窗户下的出风口,以自然风方式将冷或热能均衡地散布到整个房间,对室内温、湿度同时进行双调节。具有适用范围广、功效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器领域,涉及一种能调整室内温、湿度的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地、窗散风式冷、热空调。
背景技术
现在长江以南为非冬季集中供暖地区,北方除城区还有很多地方也没有集中供暖。而即使是在集中供暖期也存在固定时间段才供暖的情况。因此冷、暖空调成为家庭必需品。但是目前使用的空调散冷或热都是室内挂机、柜机,都没有补充新鲜空气及加湿功能,造成冬季室内空气污浊、干燥。另外室内机的风扇发出的噪音在夜间睡眠时更显影响力。同时受出风口及摆页的角度制约,温度影响区都是室内机出风口的扇形区,不能全屋内均衡受益。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空调机室内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窗散风式冷、热空调;其和现在最接近的空调室内机共有的特征:都是用风机的风将能量交换器上的冷或热能散布到房间内。而本发明有别于现在普遍使用的位于室内的,用半圆形弯管,焊接带铝翅片管排的板式能量交换器,将冷或热能散布到房间内有限区域的普同空调挂机或柜机;也有别于地暖封闭式有回路的蛇形散能管能量交换器;其特征是:用位于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将热泵式室外压缩机组产生的冷或热能,将室内原空气混合新鲜空气后加湿,通过地下铺设的单程蛇形散能管及位于窗户下的出风口,将冷或热能均衡地散布到整个房间: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固定在室外墙贯通孔外,其结构是用铜管盘成有中空腔的套层式螺旋管组,各层螺旋管之间是圆管形散能圈,散能圈的外侧上有可嵌入铜管的螺旋轨凹槽,相邻的两条螺旋轨凹槽之间区域有能量交换用通风孔组:套层式螺旋管组的靠室内端是内封板,内封板外沿上有固定用孔;内封板中心有和套层式螺旋管组中心空腔同直径并相通的大圆孔,大圆孔室内端是底噪声轴流风机,轴流风机被分风器罩住,分风器室内端外壳上顶有调节湿度的有电磁开关的进水口,进水口内端挂有纱布加湿网帘;分风器朝室内端是一排出风口管,每个出风口管的室内端是电磁阀,通过控制器可决定向哪个房间供冷或暖;套层式螺旋管组的靠室外端是圆形外封板,外封板在套层式螺旋管组最外圈之外处有一圈进风圆孔,外封板外端是有网罩和海棉过滤芯的圆形新空气调节盒,调节盒内内外封板外端是中心用螺栓定位并可转动,外圈有和外封板同位置、同大小进风圆孔的新空气风量调节板,调节盒上有弧形长窄缝口,调节板的转动手柄从弧形长窄缝口伸出,转动手柄新空气风量调节板上圆孔和外封板上进风圆孔相对位置变化,相通空气通道即可大、可小,电控装置安装圆形新空气调节盒内;内封板、外封板和它们之间的大圆筒,共同组成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的内壳,内壳之外及外封板的新空气调节盒之外部分是保温层,保温层之外是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的外壳,外壳、内壳位于室外端有室内空气回进管;圆桶形能量交换器的下底部,内壳上有穿过保温层及外壳的冷凝水出口及开关;轴流风机的运行使套层式螺旋管组中心空腔成为负压区,使室内有温度的旧空气和通过网罩和海棉过滤芯及调节板的新空气的混合空气只能从大圆筒内的套层式螺旋管外侧和内壳之间的正压区,通过圆管形散能圈上通风孔组接受冷、热能量,在分风器出口成为所需温度、湿度的喷出风;喷出风通过地下铺设的单程蛇形散能管将喷出风的泠、热能量从整个地面散发出;蛇形散能管的尾部在窗口下方,尾端堵死,窗口下方段有向斜向室内方向的出风孔组或窗台板式直向室内方向出风孔组,将夏季冷能、冬季热能以自然风方式对室内温、湿度同时进行双调节。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位于室外的圆桶形能量交换器,将热泵式室外压缩机组产生的冷或热能,将室内原空气混合新鲜空气后加湿,通过地下铺设的单程蛇形散能管及位于窗户下的出风口,将冷或热能均衡地散布到整个房间,夏季冷能、冬季热能以自然风方式对室内温、湿度同时进行双调节。具有适用范围广、功效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流向风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昱丹,未经丁昱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