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气吸入器校准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675.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姚绍卫;苏根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吸入 校准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气吸入器校准检测装置,包括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气体流量检测部分和主控制板部分;所述主控制板部分同时连接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和气体流量检测部分。本发明通过将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设置在同一个装置上,通过对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上的接口的切换,该装置可以同时满足氧气瓶用吸入器及墙式吸入器校准检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气吸入器校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吸入器是用于氧气流量计量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作用是以合适的流速为急救病人给氧和供缺氧病人吸氧。按照流量控制的方法,氧气吸入器可以分为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以及转盘式氧气吸入器,其中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可以分为氧气瓶用吸入器和墙式吸入器两种,这是目前医院最常用的氧气吸入器,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氧气瓶用吸入器由氧气压力表、减压器、安全阀、流量计和潮化瓶等组成。氧气瓶用吸入器和高压氧气瓶连接,其工作原理:高压氧气瓶中氧气通过减压器的减压,由原来的高压氧气变示为低压氧气,再经流量计进行流量调节和潮化瓶湿化处理后,按恒定流量值由输出端输出供病人进行氧气吸入。
墙式吸入器由流量计和潮化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经中心供氧系统减压后的氧气,由氧气管道输送至病房供气设备带,通过墙式吸入器对氧气流量的调控和潮化瓶的湿化处理后,按恒定流量值由输出端输出供病人进行氧气吸入。墙式吸入器在输入部分承受工作压力不低于0.4MPa。
作为评价氧气瓶用吸入器质量的重要指标,高压、低压以及流量占据了对氧气瓶用吸入器质量控制检测最重要的环节;而作为评价墙式吸入器质量的重要指标,低压以及流量占据了对墙式吸入器质量控制检测最重要的环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13-2015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要求的:1、工作压力:氧气瓶用吸入器的输入端压力能承受(10~15)MPa的压力,减压后应能降至(0.2~0.3)MPa压力范围内。2、密封性:氧气瓶用吸入器在高压部分承受工作压力不低于10MPa及低压部分不低于0.2MPa时,各连接部分不应有漏气现象;墙式吸入器在输入部分承受工作压力不低于0.4MPa,各连接部分不应有漏气现象。3、安全阀排气压力:当氧气瓶用吸入器的输出压力达(0.35±0.05)MPa时,安全阀应自动排气;当墙式吸入器的输出压力达(0.17±0.05)MPa时, 安全阀应自动排气。4、潮化瓶耐压强度:氧气瓶用吸入器潮化瓶在(0.35±0.05)MPa的压力作用下,不应破裂;墙式吸入器潮化瓶在(0.17±0.05)MPa的压力作用下,不应破裂。5、流量:流量调节范围为(1~10)L/min。现有技术很难同时满足氧气瓶用吸入器及墙式吸入器校准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吸入器校准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同时满足氧气瓶用吸入器和墙式吸入器校准检测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气吸入器校准检测装置,包括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气体流量检测部分和主控制板部分;所述主控制板部分同时连接高压检测部分、低压检测部分和气体流量检测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检测部分包括高压进气接口、高压排气阀门、高压出气接口、高压传感器和主管路;
所述高压进气接口、高压排气阀门、高压出气接口、高压传感器通过各自的管路连接在主管路上;
所述高压进气接口的管路上设置有高压进气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进气接口、高压出气接口上安装有气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进气阀门、高压排气阀门为直角针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的两侧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