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盲区高分辨率低色散光栅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2705.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升;张天舒;刘文清;刘建国;史宇辰;付毅宾;范广强;项衍;吕立慧;刘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12 | 分类号: | G01J3/12;G01J3/18;G01J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区 高分辨率 色散 光栅 光谱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盲区高分辨率低色散光栅光谱仪,包括小孔光阑、凹面反射镜和平面光栅等。日盲区探测信号通过小孔光阑后,进行准直扩束、通过控制调整平面衍射光栅和聚焦镜的位置及角度来实现日盲区波段光信号的高精度提取。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调节,可在‑30℃至70℃的高低温环境下,车载机载等振动条件下,高分辨率低色散稳定工作,可以满足激光雷达等遥测设备在日盲区的高效率高分辨率的探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盲区高分辨率低色散光栅光谱仪,在日盲区范围内,高低温环境和车载机载振动条件下,低色散高分辨率稳定工作。
背景技术
太阳紫外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对200nm~300nm紫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一波段紫外辐射在近地大气中几乎不存在,由于该波段区的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尤其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层中基本为零或十分微弱,所以,该波段不受太阳辐射影响,形成所谓的日盲区。日盲区内几乎无太阳背景辐射,大气背景几乎为零,为大气遥感探测提供十分有利探测窗口。
已申请专利或发表文献调研中,无满足高低温环境和车载机载振动条件下高分辨率低色散稳定工作光谱仪,绝大多数光谱仪只能在稳定光学平台上工作,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室温范围内,一些高分辨率甚至需要气动隔震平台和恒温环境保证光谱仪稳定。本申请保护的光谱仪可以在车载机载振动条件下,大温度范围(-30℃至70℃)内,高分辨低色散稳定工作,具有很强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日盲区高分辨率低色散光栅光谱仪,具体涉及在日盲区范围内,高低温环境和车载机载振动条件下,低色散高分辨率稳定工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日盲区高分辨率低色散光栅光谱仪装置,包括:入射光阑、耦合准直镜、耦合准直镜座、凹面准直镜、凹面准直镜座、紫外光栅、光栅座、聚焦镜一、镜座一、聚焦镜二、镜座二、聚焦镜三、镜座三、出射光阑一、探测器一、出射光阑二、探测器二、出射光阑三、探测器三、光谱仪壁和光谱仪底板;所述入射光阑相对位置固定,光阑孔径0.2mm-2mm之间自动调整;所述耦合准直镜与凹面准直镜组成一对扩束镜组,信号光由入射光阑进入所述装置,经过耦合准直镜与凹面准直镜扩束为发散角小于0.1mrad的准平行光,入射到紫外光栅;所述紫外光栅为深紫外光栅,工作波长为260nm-300nm,紫外光栅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光以不同的角度衍射出去;所述的聚焦镜一、聚焦镜二和聚焦镜三分别接收由紫外光栅反射回来的不同波长信号光,分别将它们会聚到出射光阑一、出射光阑二和出射光阑三,分别被探测器一,探测器二和探测器三接收;所述装置满足高低温环境和车载机载振动条件下高分辨率低色散稳定工作,工作温度范围-30℃至70℃。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准直镜、聚焦镜一、聚焦镜二和聚焦镜三分别固定安装在耦合准直镜座、镜座一、镜座二和镜座三上,耦合准直镜座、镜座一、镜座二和镜座三采用高阻尼合金材料设计,可以-70℃至120℃范围内,有效抑制微振动,阻尼本领大于90%,减振衰减大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光谱仪底板超低膨胀系数的合同材料,在-70℃至100℃范围内,平均膨胀系数小于1.5×10-6℃-1,所述装置的膨胀量小于0.1um/℃。
进一步地,所述光谱仪底板和光谱仪壁的内墙壁均采用吸光螺纹和多孔设计,吸收杂散光。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光阑一、出射光阑二和出射光阑三为矩形狭缝光阑设计,狭缝边缘为刀口设计,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均可调整,调整范围为0.2-10mm,调整精度为0.01mm。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工作250nm-300nm的日盲区和近日盲区波段,光谱分辨率小于0.1nm,光学效率大于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