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焊缝的全断面探伤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574.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仑;黄彩明;吴军;王可刚;刘勇;幸嗣敏;唐军;马晓阳;黄潇;杨洪森;何渝成;孙传军;梁涛;彭彬;袁刚强;刘长青;王泽斌;李想;张红亮;段宇;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G01N29/265;G01N29/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2086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地 钢轨 焊接 接头 焊缝 断面 探伤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焊缝的全断面探伤设备和方法,包括F底座、滑动设置在F底座上的下部探伤系统、两个设置在F底座上的支撑支柱、设置在支撑支柱上的F顶座和滑动设置在F顶座上的上部探伤系统,上部探伤系统滑动的方向与下部探伤系统滑动的方向平行,所述的下部探伤系统包括轨底侧探伤结构和轨底上轮廓探伤结构,所述的上部探伤系统包括轨头侧探伤结构和钢轨上部探伤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能够从多个方向针对钢轨的轨底侧、轨底上轮廓、轨头侧、轨腰、轨头下颚进行探伤,实现钢轨全断面探伤,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探伤以提高探伤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探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焊 缝的全断面探伤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全面提速、扩容、升级,以及客运专线、高速重载铁路的快 速发展,对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控制直接影 响着铁路运输生产和行车安全,因此,从提高探伤标准与使用新型设备出发,对 钢轨焊缝和热影响区实现单双探头全断面探伤,是提高焊缝探伤检测能力,保证 焊接接头无伤出厂的双保险策略,也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高 速客运专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主要采用固定钢轨的闪光焊焊接钢轨,闪光焊是一种生产效率高、质量 相对稳定可靠的钢轨焊接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外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轨焊接方法。 闪光焊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设备、工艺参数不稳定,钢轨几何尺寸超标,以 及钢轨母材材质等问题。焊接接头会产生各种缺陷,按类型分,主要有以下2种:
1、体积状或点状的缺陷,如疏松和夹渣等;
2、平面状的缺陷,如灰斑、未焊合等,其中平面状缺陷十分危险,它不仅 减小了钢轨的有效截面,而且还可造成应力集中,甚至导致焊缝拉开或钢轨断裂。
目前,闪光焊钢轨出厂前的焊缝接头探伤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人工手持探头进行探伤,影响因素多,扫查范围不全面,人工识别、 判断,探伤结果不可靠,安全技术没有保障;
2、对于平面状缺陷,必须使用双探头K型和串列式探伤方法,操作复杂, 对探伤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和技能要求高,手动探伤难实现;
3、探伤效率低,探伤工序是制约焊轨流水线生产的一个瓶颈;
4、信息化水平低,不利于探伤数据的保存,以及不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改 善焊接工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 焊缝的全断面探伤设备,用于对焊轨基地钢轨厂焊焊缝的全断面进行探伤,并且 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探伤以提高探伤的效率和精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焊缝的全断面探 伤设备,包括F底座、滑动设置在F底座上的下部探伤系统、两个设置在F底座 上的支撑支柱、设置在支撑支柱上的F顶座和滑动设置在F顶座上的上部探伤系 统,上部探伤系统滑动的方向与下部探伤系统滑动的方向平行,所述的下部探伤 系统包括轨底侧探伤结构和轨底上轮廓探伤结构,所述的上部探伤系统包括轨头 侧探伤结构和钢轨上部探伤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F底座内设置有两根平行的F底 座滑轨,F底座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探伤行走平台,所述的探伤行走平台传动连接 有底部驱动系统;所述的下部探伤系统设置在探伤行走平台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轨底侧探伤结构包括位于钢轨下 方且设置在探伤行走平台上的轨底探伤底座、两个设置在轨底探伤底座上的A发 射结构和两个设置在轨底探伤底座上的A接收结构,A发射结构与A接收结构一 一对应且分别设置在钢轨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USB端口的电源切换电路
- 下一篇:组态化逻辑连锁系统及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