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智慧建筑照明灯光调控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3985.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40004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感知 智慧 建筑 照明 灯光 调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智慧建筑照明灯光调控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在建筑空间部署能够进行人体目标感知的节点网络;S2、将建筑空间离散化,形成若干空间区域,并对所述若干空间区域进行功能属性赋值;S3、确定每个空间区域对应的照明设备;S4、判断人体目标所处的空间区域,并形成人体目标的移动轨迹;S5、根据人体目标在不同功能属性的空间区域的停留时间,或者根据人体目标轨迹经过的空间区域的属性,结合时间、自然光照环境因素,对所述空间区域对应的照明设备的照明亮度和发光模式进行调节。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照明,降低功耗,实现绿色节能的目的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光调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智慧建筑照明灯光调控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追求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对环保和资源的节约也越来越有意识,生活中使用的照明灯,功能单一,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对照明灯的散热性做了很大的改进和改善,而且还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照明灯,比如声控照明灯、光控照明灯、人体感应照明灯。但是,人们生活日常使用的照明灯只能根据声音、环境光照以及人体感应而进行开关以及亮度调节,并不能适应人体在建筑物空间中的不同移动轨迹以及移动轨迹经过的空间区域属性等因素,实现照明开关以及亮度调节方面的自适应响应。事实上,用户在建筑空间中的移动轨迹以及移动轨迹经过的空间区域,一般反映了用户对照明的实际需求;如果照明灯光调控与用户需求不匹配,就造成了电能源的浪费,不仅影响其使用寿命,也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因此,如何将人体目标的移动轨迹与所属空间区域的功能属性、时间、自然光照环境等因素结合,进而更换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照明强度和发光模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智慧建筑照明灯光调控方法和系统,通过部署节点网络感知人体目标,进而根据人体目标所在空间区域或者移动轨迹,再结合所述空间区域的功能属性、时间、自然光照环境等因素,调整照明灯的照明强度和发光模式,以期减少不必要的照明,降低功耗,节能环保,同时,将照明灯光的强度模式与实际需求匹配,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智慧建筑照明灯光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建筑空间部署能够进行人体目标感知的节点网络;
S2、将建筑空间离散化,形成若干空间区域,并对所述若干空间区域进行功能属性赋值;
S3、确定每个空间区域对应的照明设备;
S4、根据节点网络对接收的低功率射频信号的检测,以及对全部节点检测结果的整体分析,判断人体目标所处的空间区域,并形成人体目标的移动轨迹;
S5、根据人体目标在不同功能属性的空间区域的停留时间,或者根据人体目标轨迹经过的空间区域的属性,结合时间、自然光照环境因素,对所述空间区域对应的照明设备的照明亮度和发光模式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节点网络包括若干实现低功率射频信号收发的节点,若干所述节点之间进行点到点的低功率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所述低功率射频信号中携带发射该信号的所述节点的ID编号,便于接收和检测所述变化信号的节点根据ID编号确定所述变化信号的具体发射节点。
优选的,划分空间区域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根据建筑空间的建筑结构数据,将每个独立的建筑结构划分为一个空间区域;根据建筑空间中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其有效光照范围,将一个或者多个照明设备的有效光照范围对应的同一个建筑空间划分为一个空间区域;在建筑空间内部安装若干光照传感器,检测所述光照传感器对应的检测区域的光照强度数据,将光照强度变化同步性高的检测区域划分为一个空间区域;三种不同的划分空间区域的方法,有利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划分需求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