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5411.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华;魏浩田;杨晓宇;颉永斌;师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E02D5/4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装配式 排水 挤扩胎桩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包括内桩(1)、筒形扩体结构(2)、抽水装置(3)、集水袋(4)和桩间连接板(5),其特征在于:内桩(1)由内桩管(6)、套筒(7)、挤扩胎体(8)组成,内桩管(6)为两端开设外螺纹、管壁按梅花形开设进水孔(9)的圆形玻璃钢管,套筒(7)为两端设置内螺纹,中部设有外螺纹的圆形玻璃钢管;挤扩胎体(8)由轮毂(10)、充气软管(11)和真空橡胶胎(12)组成,轮毂(10)为环形金属构件,充气软管(11)为一端设有气嘴(23)的中空橡胶管,真空橡胶胎(12)为环形橡胶胎体,真空橡胶胎(12)嵌套在轮毂(10)外缘并胶结,充气软管(11)连接在真空橡胶胎(12)与轮毂(10)交界处构成挤扩胎体(8);挤扩胎体(8)的轮毂(10)套在套筒(7)中部并螺纹相连,内桩管(6)插入套筒(7)端部并螺纹连接组成内桩(1),充气软管(11)沿内桩(1)长度方向绑扎至内桩(1)桩顶;筒形扩体结构(2)由纵向连接件(26)、两端带有螺栓的钢绞线(15)、弹簧(16)和过滤布(17)组成,过滤布(17)为长边设有卡棒(20)的条形透水涤纶布,长度与桩长相同,弹簧(16)两端设有螺栓,纵向连接件(26)由挤扩板(13)和挤扩板连接筒(14)构成,挤扩板(13)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短边带有凸榫(18)的矩形玻璃钢板,挤扩板(13)外凸面长边边缘设有卡槽(19),挤扩板连接筒(14)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中空玻璃钢构件,挤扩板(13)的凸榫(18)插入挤扩板连接筒(14)端部并螺栓连接形成纵向连接件(26), 纵向连接件(26)端部的挤扩板(13)与弹簧(16)螺栓相连,相邻纵向连接件(26)之间采用钢绞线(15)横向螺栓连接,过滤布(17)的卡棒(20)分别穿入相邻挤扩板(13)的卡槽(19)中形成筒形扩体结构(2);集水袋(4)为圆筒形、一端封闭的不透水帆布袋;抽水装置(3)由抽水泵(21)和抽水管(22)连结形成;桩间连接板(5)为横截面为几字形的钢板,由腹板(24)和两块弧形肢板(25)焊接形成;内桩(1)桩顶端从筒形扩体结构(2)一端穿入直至从筒形扩体结构(2)另一端露出,内桩(1)与筒形扩体结构(2)截面形心正对,筒形扩体结构(2)端部的弹簧(16)与内桩(1)端部的套筒(7)相连组成整体,集水袋(4)套在筒形扩体结构(2)桩底端并胶结,抽水装置(3)的抽水泵(21)伸入内桩管(6)内直至集水袋(4)底部,抽水管(22)管头伸出地面形成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桩间连接板(5)通过螺栓将相邻挤扩胎桩的挤扩板(13)连接形成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7)端部的内螺纹与内桩管(6)端部的外螺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10)内表面设有与套筒(7)外表面中部螺纹相对应的螺纹,真空橡胶胎(12)内径与轮毂(10)外径相同;充气软管(11)的长度比挤扩胎体(8)距离桩顶的距离长,真空橡胶胎(12)采用弹性丁基胶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扩板(13)长边侧壁设有螺栓孔,与钢绞线(15)两端螺栓相匹配,挤扩板(13)长轴线端部对称设置螺栓孔,凸榫(18)长边边缘设有螺栓孔,凸榫(18)长边长度小于挤扩板连接筒(14)长边长度,短边长度为挤扩板连接筒(14)短边长度的1/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棒(20)为圆形金属棒,长度与过滤布(17)长度相同,与过滤布(17)长边胶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集排水挤扩胎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扩板连接筒(14)长边边缘设有螺栓孔,与凸榫(18)长边的螺栓孔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4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