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及模具运输和自动拼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7132.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秦雪涛;穆铭豪;陈爱华;宋达文;张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7/04 | 分类号: | B66C17/04;B66C17/12;B66C17/26;B66C5/02;B66C9/10;B66C9/14;B66C11/00;B66C13/08;B66C23/02;B66C23/62;B66C23/84;B65G35/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模具 运输 自动 拼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及模具运输和自动拼装设备,涉及预制构件生产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行走机构、机架、前梁拼装机构、旋转悬臂吊架机构与载物平台,行走机构架设于两个设备行走导轨,其中,前梁拼装机构,安装于顶梁上,包括水平行走导轨、水平行走臂架与第一机械手;旋转悬臂吊架机构,安装于一个机架上远离行走机构的一端,包括转臂轴、旋转臂架与第二机械手;载物平台安装于四个机架所围合的空间内侧。本发明具有能较方便的将预制构件模具和钢筋等配件,利用运输车的载物平台和自动拼装系统将其在生产线各模台之间运输和安装的模具和钢筋运输及自动拼装设备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生产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及模具运输和自动拼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大力发展,预制构件生产线和其生产模台数量也不断增多,随着构件生产车间空间的扩大,构件钢筋、模具和配件等的运输变的愈加困难。传统钢筋和模具的运输多采用车间行车进行逐个吊装运输,这样的运输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下,且对工期形成影响;还有一种运输方式是采用人工小车运输时,但是当模具或钢筋数量较多或重量较大时,人工运输存在较大困难。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能较方便的将预制构件模具和钢筋等配件,利用运输车的载物平台和自动拼装系统将其在生产线各模台之间运输和安装的模具和钢筋运输及自动拼装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筋及模具运输和自动拼装设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及模具运输和自动拼装设备,整体架设于两个设备行走导轨上,包括行走机构、机架、前梁拼装机构、旋转悬臂吊架机构与载物平台,所述行走机构架设于两个所述设备行走导轨,两个所述行走机构上远离所述设备行走导轨的一侧靠近端面位置处均安装有机架,每两个所述机架上沿所述行走机构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行走机构相平行的顶梁,其中,
所述前梁拼装机构,安装于顶梁上,包括水平行走导轨、水平行走臂架与第一机械手,所述水平行走导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顶梁连接,并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与其相平行设置,所述水平行走导轨之间架设有水平行走臂架,并与所述水平行走导轨相垂直设置,所述水平行走臂架由第一驱动件驱动以实现沿所述水平行走导轨长度方向的移动,所述水平行走臂架上靠近所述行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由第二驱动件驱动以实现沿所述水平行走臂架长度方向的移动;
所述旋转悬臂吊架机构,安装于一个所述机架上远离所述行走机构的一端,包括转臂轴、旋转臂架与第二机械手,所述转臂轴安装于一个所述机架上远离所述行走机构的一端,所述旋转臂架通过转臂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臂轴由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以实现绕其周向的旋转,并带动所述旋转臂架以所述转臂轴为中心的旋转,所述旋转臂架上靠近所述行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由第四驱动件驱动以实现沿所述旋转臂架长度方向的移动;
所述载物平台安装于四个所述机架所围合的空间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预制构件生产线模具和自动拼装一体化设备沿着设备行走导轨移动到需要拼装模具或钢筋的模台上方,利用前梁拼装机构和旋转悬臂吊架机构按照用户预先输入的图纸自动拼装模具并铺设钢筋,以实现模具和钢筋在生产线各模台之间运输和安装,这样,设备可以沿着铺设的设备行走导轨移动到生产线中任意固定模台位置,具有任意拓展的优势,同时可以按照用户需求不同自动拼装不同模具及绑扎钢筋,对不同型号预制构件生产的适应性很高,大大提高了预制件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械手通过第一滑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水平行走臂架上,所述第二机械手通过第二滑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旋转臂架上;
所述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上均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机械手上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升降,以及实现所述第一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机械手的抓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7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17-00 包含一根或几根基本上水平的主梁,主梁端部直接支承在走轮或辊子上,走轮或辊子在有跨度的支承轨道上行走的桥式起重机
B66C17-04 . 有起重横梁的,如载有载荷吊挂元件如磁盘、吊钩的可回转横梁
B66C17-06 . 专门适用于特殊目的的,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用的;与用于特殊目的的辅助装置联合的
B66C17-08 ..用于向处理炉如炉、窑、烘箱加料
B66C17-10 ..用于吊运钢水包
B66C17-12 ..用于吊运工件,如钢锭,该工件要求暂时保持在处理炉内或从其中取出,如夹钳起重机、均热炉起重机、脱模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