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8196.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媛媛;李贯华;刘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国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C3/04;E0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桁架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市政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一种桁架结构,包括两根处于同一高度且平行设置的主横梁,两根所述主横梁之间连接有多根主纵梁,所述主横梁背向所述主纵梁的一侧、位于所述主横梁两端的所述主纵梁的外侧皆设置有次梁,两根所述主横梁之间还设置有辅撑机构,所述辅撑机构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位于所述下弦杆的上方,且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横梁,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还设置有斜腹杆,所述斜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本发明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支撑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收费站天棚的建造过程当中,一般的过程为:首先建造出八根主要的承重立柱,然后再在承重立柱上安装桁架,安装完桁架之后,对桁架上的一些地方做一些细致的改造,并在桁架上装上幕墙板,最后在中部的四根承重立柱的上端拼接安装剩余的上半段,承重立柱的上半段安装完成之后再在承重立柱的上半段和桁架之间连接钢缆,通过钢缆拉住桁架的两端以进行承重,至此安装基本完成。
现提出一种收费站天棚的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结构,稳固地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桁架结构,包括两根处于同一高度且平行设置的主横梁,两根所述主横梁之间连接有多根主纵梁,所述主横梁背向所述主纵梁的一侧、位于所述主横梁两端的所述主纵梁的外侧皆设置有次梁,两根所述主横梁之间还设置有辅撑机构,所述辅撑机构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位于所述下弦杆的上方,且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横梁,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还设置有斜腹杆,所述斜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横梁长度较长,而主纵梁较短,相比之下,主横梁容易发生弯曲,设置主横梁和主纵梁进行主要承重支撑,再设置辅撑机构以对主横梁进一步进行支撑,处于重量和成本考虑,设置上弦杆和下弦杆对主横梁进行辅助支撑,然后设置斜腹杆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进行支撑,避免上弦杆和下弦杆在支撑时发生弯曲,从而使得主横梁和主纵梁的支撑更加稳固,提高了桁架整体的稳固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辅撑机构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圆钢,且所述支撑圆钢在相邻的所述辅撑机构之间交叉分布,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上焊接有节点板,所述支撑圆钢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节点板并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圆钢斜撑住上弦杆和下弦杆,由于收费站天棚建成后主要承受的是风吹雨打的影响,而风力作用在天棚上的作用力分布不均,容易导致天棚受到扭转力,此时设置支撑圆钢既可以拉住辅撑机构,也可以对辅撑机构进行支撑,使得辅撑机构更好地对主横梁进行支撑,避免主横梁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桁架的稳固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圆钢被分为两段,且两段圆钢之间连接有配套的松紧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支撑圆钢分为两段,并通过松紧器连接这两段,从而使得支撑圆钢的整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连接无松动间隙,以提供更好地支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辅撑机构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上皆固定连接有随钢梁板,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合在所述随钢梁板上并穿设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随钢梁板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再设置支撑柱对辅撑机构之间进行支撑,既能够提供支撑,也可以提供拉力作用,使得辅撑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使得辅撑机构对主横梁的支撑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国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国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泪道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爬壁机器人安全防护联合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