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8483.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杰;刘洁;董会萍;杨光;师晶;刘延辉;李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g li al zn 铸造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在Mg‑Li二元相图的α+β双相区及β单相区,合金体系为Mg‑Li‑Al‑Zn‑Y系,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Li:8‑11%,Al:3‑4%,Zn:2.5‑3.5%,Y:0.5‑1.2%,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铸造Mg‑Li‑Al‑Zn‑Y系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以Mg、Li、Al、Zn和Mg‑20Y中间合金为原料,在镁合金感应熔铸设备中利用铁制坩埚通过真空熔炼氩气保护,浇铸冷却后,即得到Mg‑Li‑Al‑Zn‑Y系合金;本发明所提供的Mg‑Li‑Al‑Zn‑Y系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密度范围1.52‑1.56g/cm3,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范围180‑244MPa;本发明所制备的Mg‑Li‑Al‑Zn‑Y系合金含有AlLi、Al2Y和Mg17Al12等增强相,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Mg‑Li‑Al‑Zn‑Y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结构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利用镁锂合金二元相图及组织优化设计镁锂合金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锂合金是迄今为止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铸造镁锂合金绝对强度不高、力学性能不稳定限制了镁锂合金铸件的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外提高镁锂合金抗拉强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多元合金化、变质处理、冷轧、挤压、时效处理等。其中多元合金化是改善铸造镁锂合金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添加在Mg-Li合金中的元素主要有三类:一是固溶度较大的元素,如Ag、Cd、Hg、Zn、Al元素等,强化效果较好,但合金的组织性能稳定性较差;二是固溶度较小的元素,如Ni、Co、Cu、Ca、Sr元素等,强化效果较小,但组织及性能稳定性好;三是固溶度很小的元素,如K、Be、B、Cr、Mo元素等。
研究较广泛的体系为Mg-Li-Al系、Mg-Li-Zn系、Mg-Li-Ag系等三元体系,Al和Zn都是固溶度较大的元素,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镁锂合金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设计寻找具有稳定力学性能的镁锂合金,在降低密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加入稀土元素Y在凝固过程中形成Al2Y强化相,第二相的尺寸及其与主相的分布状态,对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有积极影响,有效提高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按质量分数计,包括Li:8-11%,Al:3-4%,Zn:2.5-3.5%,Y:0.5-1.2%,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合金密度为1.52-1.56g/cm3,抗拉强度为180-244MPa。
组织包括α-Mg固溶体相、β-Li固溶体相、AlLi相、Al2Y相和Mg17Al12相。
Al2Y相富集在晶界周围。
一种Mg-Li-Al-Zn-Y系铸造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组分称量Mg、Li、Al、Zn和Mg-20Y,在保护气氛下熔炼Mg、Li、Al、Zn和Mg-20Y,得到熔融态Mg-Li-Al-Zn-Y系合金;
步骤2,将步骤所得熔融态Mg-Li-Al-Zn-Y系合金浇铸到预热的模具中,待铸锭充分冷却后,取出空冷,得到铸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