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8548.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少海;史玉洁;袁志远;吴恺;张大志;喻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24/0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tt 数据 道路 质量 评估 方法 | ||
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道路区分;S2:构建道路数据库;S3:MR聚类;S4:道路拟合;S5:道路质量评估。本发明,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通过对用户XDR信令数据、MR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数据挖掘,将用户位置、无线环境等信息与地理道路图层进行拟合,进行道路网络质量综合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评估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道路质量评估采用路测方式对移动网络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和通话质量进行实地测试,包括使用车载路测终端、自动路测系统等对测试区域内道路进行循坏往复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终端上传的道路测试文件数据,进行道路质量评估。
现有技术方案测试工作量大、成本高,且很难覆盖区域内所有道路,测试评估周期长,很难准确的反应道路真实的网络质量,具有测试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对用户XDR信令数据、MR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数据挖掘,将用户位置、无线环境等信息与地理道路图层进行拟合,进行道路网络质量综合评估。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道路区分:通过OTT上采集用户XDR信令数据,解析出经纬度信息,并获取包含经纬度信息样本数据,以样本数据内包含的经纬度位置的变化建立模型,区分为室内和室外模块;
S2:构建道路数据库:对室外模块的样本数据,通过与MR数据关联,对不合法以及不符合逻辑的室外MR数据实施过滤,然后再补充主要室外模块的无线网络环境测量信息,形成包含位置信息的MR数据采样点;
S3:MR聚类:根据用户移动的MR数据速率进行区分,对高速移动用户的MR与所述MR数据采样点进行匹配和地理化聚类到栅格中,完善道路数据库;
S4:道路拟合:基于地理道路图层,预先进行道路的路段化处理,将各级干道进行分段,形成道路分段区域图层,保存至道路数据库,将MR采样点按时间和经纬度与道路图层进行拟合;
S5:道路质量评估:通过按道路或者道路路段进行指标统计输出,发现问题路段,进行道路质量评估。
本发明,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通过对用户XDR信令数据、MR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数据挖掘,将用户位置、无线环境等信息与地理道路图层进行拟合,进行道路网络质量综合评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OTT大数据的道路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道路区分:通过OTT上采集用户XDR信令数据,解析出经纬度信息,并获取包含经纬度信息样本数据,以样本数据内包含的经纬度位置的变化建立模型,区分为室内和室外模块;
S2:构建道路数据库:对室外模块的样本数据,通过与MR数据关联,对不合法以及不符合逻辑的室外MR数据实施过滤,然后再补充主要室外模块的无线网络环境测量信息,形成包含位置信息的MR数据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