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8565.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金;曹真真;李红明;万银霞;刘照钊;孔垂震;孙玉龙;宋仁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B01D53/26;F28D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王年年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烘干 尾气 治理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包括干燥机、干燥机末端设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与成品库相连,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相连,异味吸收塔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相连;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与系统冷风机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之间设有第二三通和系统引风机;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率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实现尾气脱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气流床气化技术已经成为煤化工主流工艺,气流床工艺碳转化率高,产生废水可直接生活处理,但是其产生的固废问题处理较难,主要原因为气化粗渣和气化滤饼(细渣)资源化利用率不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学者们意识到气化灰渣成分CaO、SiO2成分高,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残碳,导致烧失量偏高,不适宜作为混凝土的主料来使用;但是经过实验配比,在5-13%的添加范围内作为辅料是可以进入水泥或商混站使用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和高铁的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据协会统计,我国水泥产能约为27亿t,煤化工固废年产量约为2亿t,而目前主流的灰渣处理思路是填埋,大量煤化工灰渣固废堆积成巨大的渣场,因此将煤化工灰渣资源化为水泥材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且具有深远的环保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气化灰渣含水率大,平均为25%-50%,所以利用的前期必须对灰渣进行脱水,常规可行的工艺路线为机械压榨+干燥机烘干,经过核算改工艺有10%的收益率,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处理灰渣固废的主流工艺,但无论是采用热风烘干还是蒸汽干燥机烘干,对于气化灰渣而言,灰渣中残留的水分中含有COD为100-300mg/L,氨氮为100-250mg/L,排放时白羽脱尾长度在70-80m;上述产生的白烟以及挥发性异味,不能满足环保检测的要求。
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急需找到一种低成本、环保、高效的气化灰渣烘干尾气处理的工艺方法,即可实现气化灰渣低成本烘干,又降低烘干尾气污染环境的煤气化灰渣烘干尾气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率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实现尾气脱白的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干燥机、干燥机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干燥灰渣出料装置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与成品库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相连,异味吸收塔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与系统冷风机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和系统引风机,气气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的内筒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的中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之间设有蝶阀。
优选地,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的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