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58957.2 申请日: 2019-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1066620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发明(设计)人: 杨金钰;孙九胜;槐国龙;吕彩霞;乔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01G24/20 分类号: A01G24/20;A01G24/22;A01G24/15;A01G24/30
代理公司: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代理人: 段国刚
地址: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棉花 秸秆 腐熟 复合 基质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公开一种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盖姆斯木霉发酵液:热紫链霉菌发酵液:嗜热性侧孢霉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2:2:3:3:1获得腐熟菌液,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2:3获得腐熟酶液,共同对棉花秸秆进行腐熟,腐熟酶液与腐熟菌液性质稳定,产酶活力高,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可实现短期内对棉花秸秆的快速降解,在此基础上,配合尿素及复合基质,形成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作物育苗、育种、花卉苗圃及设施农业生产等,具有较好的增产和提高成活率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技术效果,能有效解决棉花秸秆废弃物利用效率低及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广泛而现实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2018年耕种面积已达3700万亩,其副产品棉花秸秆的数量巨大。棉花秸秆作为一种再生资源早已获得认可,目前生产应用中秸秆还田后腐解缓慢或不充分现象十分普遍,机械还田后当季最大腐解率仅为29%。未腐熟的秸秆不仅不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还会加剧病虫害发生、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等影响,如何处理棉花秸秆及快速腐熟棉花秸秆还田是急需解决的实际生产问题。

棉花秸秆相比其他农作物具有密度大、韧性强、木质素含量高、难降解等特点,添加微生物菌剂是提高还田秸秆腐解效率的重要方法。受新疆气候干燥,耕地土壤普遍存在盐碱度高等问题影响,如不采用适配的腐熟方法及关键技术参数,秸秆降解菌制剂微生物则不能很好的适应降解环境,且生存温度范围受限,部分复配菌剂会产生活性低、稳定性差、易拮抗等缺点,同时受温度、水分、p H等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得到理想的腐解效果。利用特定酶在一系列酶促反应对底物进行氧化,实现对秸秆组织的降解是一种有效的腐解方法,酶制剂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可加快秸秆的降解,但酶制剂的价格较高,大量使用会增加制备成本,田间推广较困难。有效快速的获得棉花秸秆腐熟物并制成复合基质产品,以解决棉花秸秆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关多菌种配伍与酶制剂共同使用对棉花秸秆进行腐熟后,再与其他基质共同制备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的技术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盖姆斯木霉、热紫链霉菌、嗜热性侧孢霉、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五种菌相配伍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共同对棉花秸秆进行腐熟,腐熟酶液与腐熟菌液性质稳定,产酶活力高,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可实现短期内对棉花秸秆的快速降解,在此基础上,配合尿素及复合基质,形成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作物育苗、育种、花卉苗圃及设施农业生产等,具有较好的增产和提高成活率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技术效果,能有效解决棉花秸秆废弃物利用效率低及环境污染问题,为实现现代循环农业和绿色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具有广泛而现实的价值。

本发明采用主要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棉花秸秆腐熟复合基质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活化:将盖姆斯木霉(Trichoderma gamsii)、热紫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violaceus)、嗜热性侧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活化并扩繁培养,获得各菌的液体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盖姆斯木霉发酵液、热紫链霉发酵液、嗜热性侧孢霉发酵液的芽孢率达到95%以上,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109cfu/g以上;

(2)将棉花秸秆经粉碎机粉碎至5-8cm,堆积成1-2m的腐熟堆,加水使秸秆湿润,保持含水量在50-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