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9148.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师冰洋;王杰菲;上官萍;钟永;王中杰;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18 | 分类号: | A61K49/18;A61K49/08;A61K49/00;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475004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为负载有铂纳米颗粒、修饰有吲哚菁绿和表面靶向多肽Ang-2的超薄铋纳米薄片,所述超薄铋纳米薄片的厚度为1~5nm;所述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粉末与剥离溶剂混合,研磨,得到铋粉末颗粒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铋粉末颗粒溶液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探针超声剥离处理,进行第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超薄铋纳米片溶液,进行第二离心,收集沉淀,得到铋纳米薄片,加水,得到铋纳米薄片溶液,冻干,得到铋纳米薄片粉末;
3)将步骤2)得到铋纳米薄片粉末置于原子沉积设备中,引入铂的前驱体和臭氧;所述引入的方法包括:臭氧处理10个循环,铂的前驱体和臭氧交替引入20~150个循环,所述循环的参数条件包括:沉积温度-180℃,铂的前驱体温度-60℃,臭氧的Pulse/exposure/purge时间分别是1s、10s和20s,铂的前驱体的Pulse/exposure/purge时间分别是0.5s、10s和20s;所述铂的前驱体包括(三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合铂;
4)加水,得到Bi@Pt溶液,将Bi@Pt溶液和吲哚菁绿水溶液混合,20~38℃避光搅拌10~14h,进行第三离心,水洗,得到Bi@Pt/ICG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Bi@Pt/ICG溶液和DSPE-PEG-COOH混合,超声处理,20~38℃避光搅拌12h,先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40~50min后,加入表面靶向多肽Ang-2,20~38℃搅拌12h进行酰胺化偶联,进行第四离心,水洗,得到Bi@Pt/ICG-Ang2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铋纳米薄片为不规则形状,所述超薄铋纳米薄片的长度为10~300n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维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粉末与剥离溶剂混合,研磨,得到铋粉末颗粒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铋粉末颗粒溶液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探针超声剥离处理,进行第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超薄铋纳米片溶液,进行第二离心,收集沉淀,得到铋纳米薄片,加水,得到铋纳米薄片溶液,冻干,得到铋纳米薄片粉末;
3)将步骤2)得到铋纳米薄片粉末置于原子沉积设备中,引入铂的前驱体和臭氧;所述引入的方法包括:臭氧处理10个循环,铂的前驱体和臭氧交替引入20~150个循环,所述循环的参数条件包括:沉积温度-180℃,铂的前驱体温度-60℃,臭氧的Pulse/exposure/purge时间分别是1s、10s和20s,铂的前驱体的Pulse/exposure/purge时间分别是0.5s、10s和20s;所述铂的前驱体包括(三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合铂;
4)加水,得到Bi@Pt溶液,将Bi@Pt溶液和吲哚菁绿水溶液混合,20~38℃避光搅拌10~14h,进行第三离心,水洗,得到Bi@Pt/ICG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Bi@Pt/ICG溶液和DSPE-PEG-COOH混合,超声处理,20~38℃避光搅拌12h,先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40~50min后,加入表面靶向多肽Ang-2,20~38℃搅拌12h进行酰胺化偶联,进行第四离心,水洗,得到Bi@Pt/ICG-Ang2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为1000~3000rpm离心5min;所述第二离心为7000~10000rpm离心30min;所述第三离心为12000~15000rpm离心15min;所述第四离心为12000~15000rpm离心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剥离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氮甲基毗咯烷酮和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探针超声的功率为500~600W,时间为10~15h,温度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1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