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9241.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朱烨东;张京辉;马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重 区块 网络 架构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为区块链网络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需要建立两层区块链网络,第一层区块链网络称为系统链,第二层区块链网络称为中间链。这种设计方法通过系统链和中间链相互配合完成链上数据的交互共享、隐私保护、数据隔离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区块链系统隐私保护能力弱、链上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弱的弊病,在区块链的数据跨链、隐私保护和安全治理方面有突破性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块链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它们之间的特点有较大差异,本发明所讨论的区块链指的是联盟链和私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是一种具有多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全程追溯、智能合约、密码学和多方共识等特性的分布式帐本系统。由于当前大部分联盟链和私有链受传统网络架构设计的局限,普遍存在链上数据隐私保护能力弱、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弱等弊病,导致许多准备上链的业务对于是否要要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还有所顾虑,这严重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需要建立两层区块链网络,第一层区块链网络称为系统链,第二层区块链网络称为中间链。
S2、在中间链网络里建立系统链的业务映射链,用于不同系统链之间的业务数据的交换。
S3、在系统链网络里建立缓存业务链,用于将从中间链网络中取回的映射数据缓存到系统链网络里的业务链中。
所述步骤S1中用于构建二重多链的区块链网络架构需要建立两层区块链网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系统链的区块链网络中可以有多个逻辑节点独立的链,其中每条链就是一条业务链,不同业务链的账本、智能合约以及策略都是隔离的。
S12、中间链是一种特殊的系统链,其区块链网络中同样可以有多个逻辑节点独立的链,其中每条链就是一条业务链,不同业务链的账本、智能合约以及策略都是隔离的。
S13、系统链与系统链之间是硬隔离,所述硬隔离是指物理节点隔离,即不同的系统链部署在不同的云虚拟机或者物理服务器节点上。
S14、在同一系统链网络里的业务链与业务链之间是软隔离,所述软隔离是指逻辑节点隔离,即不同的业务链可以部署在相同的物理节点上,但是在逻辑上通过软件将节点分割开,即一台云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节点可以是多条业务链的节点。
所述步骤S2中在中间链网络里建立系统链的业务映射链,用于不同系统链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中间链网络里建立用于接收待映射数据的业务链。
S22:将系统链的业务链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以增量或全量的方式映射到S21中建立的业务链中。
S23:将S21中业务链里的数据以带保存点的增量查询的方式取回供系统链使用。
所述步骤S3中在系统链网络里建立缓存业务链,用于将取回的中间链网络中的映射数据缓存到系统链里的业务链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系统链网络里建立缓存业务链。
S32:将S23中取回的数据缓存到S31中的业务链中,完成系统链之间的数据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