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光谱识别荔枝果核大小的分拣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0262.8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明;刘劲;吕恩利;钟锡裕;吴丹楠;曾志雄;郭瑾聪;张宗莹;谢梓颖;谢昕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10;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光谱 识别 荔枝 果核 大小 分拣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红外光谱识别荔枝果核大小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由后至前布设有输送机构(3),在输送机构(3)后端上方安装有自动进料机构(2),输送机构(3)上设置有探测装置(4);所述机架(1)前端安装有分拣机构(5),分拣机构(5)中设置有分拣通道,用于将分拣后的荔枝导入到不同的收集机构(6)中;
待分拣的荔枝自所述自动进料机构(2)中掉落至输送机构(3)上,通过输送机构(3)将单个荔枝依次输送给分拣机构(5),在此过程中,通过探测装置(4)探测荔枝果核的大小,将探测结果发送给分拣机构(5),待对应的荔枝到达分拣机构(5)后,分拣机构(5)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将荔枝导入到对应的收集机构(6)中;
所述自动进料机构(2)包括上大下小的进料斗(21),进料斗(21)下部设置有掉落口(22),掉落口(22)的直径大于荔枝的最大外径,但小于两倍的荔枝的最小外径;
进料斗(21)内设置有震动搅拌棒(23),通过震动搅拌棒(23)的震动搅拌作用,使添加到进料斗(21)内的荔枝依次自动掉落到输送机构(3)上;
所述震动搅拌棒(2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震动搅拌棒(23)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获取与荔枝的接触压力信息,根据所述接触压力信息估算当前进料斗(21)中剩余荔枝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光谱识别荔枝果核大小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承载台(31),承载台(31)底部自前端至后端开设有通腔(33),承载台(31)上安装有通过电机驱动的传送带(32);其中,传送带(32)的上部分在所述承载台(31)的台面上,下部分经过所述的通腔(33)中;
所述传送带(32)上间隔布设有分隔板(34),在传送带(32)两侧的承载台(31)上对称设置有侧板(35);当荔枝从所述进料斗(21)的掉落口(22)掉落至传送带(32)上时进入到相邻的两个分隔板(34)之间,这两个相邻的分隔板(34)以及所述的侧板(35)共同构成一个容纳单个荔枝的移动隔间(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光谱识别荔枝果核大小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4)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载台(31)上的一对红外探头(41),在所述一对红外探头(41)之间的侧板(35)上对称开设有开口(37),当传送带(32)上位于相邻的分隔板(34)之间的荔枝到达所述开口(37)处时,通过所述一对红外探头(41)的配合,获得荔枝的光谱数据,并将光谱数据传递给控制箱(7)内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光谱数据判定荔枝果核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光谱识别荔枝果核大小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谱数据判定荔枝果核的大小,包括:
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不同已知果核大小的荔枝的光谱数据,并由此设定荔枝果核大小的不同光谱数据范围,包括当荔枝果核为大果核时对应的光谱数据范围,以及当荔枝果核为小果核时的光谱数据范围;
当控制器获取到红外探头(41)采集的光谱数据后,与所述不同光谱数据范围进行判断,根据获取的光谱数据所落入的光谱数据范围,进行对应计数并得到判定结果,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探测结果发送给分拣机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2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