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油酸乙酯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60336.8 申请日: 2019-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1034744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7
发明(设计)人: 王步勇;问荣荣;王娟;李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 菏泽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5/08 分类号: A01N65/08;A01N59/10;A01N37/06;A01P5/00
代理公司: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地址: 274015 山东省菏泽***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酸 松材线虫 防治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油酸乙酯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在现有技术以亚油酸乙酯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亚油酸乙酯中添加以选定多肉植物的汁液改性处理后的萤石纳米粉,可以在0.5‑5μl/m3松树体的低剂量亚油酸乙酯施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松材线虫的滞育率,使得大量松材线虫停止繁殖,并形成扩散型松材线虫(包括扩散型三龄幼虫(LIII)和扩散型四龄幼虫(LIV)),以减少来年1‑5月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羽化期间的传播,可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油酸乙酯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松科植物的毁灭性疫病,寄主植物感染该病后2-3月即可死亡,3-5年即可摧毁整片松林,危害性极强。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它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丰富的松林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对松材线虫病,主要依靠清除所有病树来进行治理,但因为其病原生活周期的特殊性,效果不明显。因此,从致病机理出发寻找适宜的防治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松材线虫病的病原是松材线虫,是我国最重要的外来入侵种之一。松材线虫致死松树的关键因素就是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的大量繁殖。而它在松树之间的传播扩散是依靠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携带来完成的。松材线虫的生活周期可分为繁殖周期和扩散周期两部分。每年6-10月,繁殖型松材线虫寄生在健康松树木质部的树脂道,大约以4d一代的速度大量繁殖,并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松材线虫侵蚀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在侧枝上可见松墨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针叶陆续失绿,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至最后整株枯死。林间松材线虫病的初发病时间一般在6月初,7、8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而被松材线虫侵染了的松树是松墨天牛产卵的对象,待来年1-5月,松材线虫进入滞育,形成扩散型松材线虫。松材线虫首先经蜕皮形成扩散型三龄幼虫(LIII),并聚集在松墨天牛蛹室周围,6月形成扩散型四龄幼虫(LIV)并随着木质部松墨天牛的羽化出孔而被携带传播到新的健康松树,开始新一轮的侵染循环。LIV通过松墨天牛取食或产卵时在树皮上所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蜕皮形成成虫,这些雌、雄成虫交尾后产卵,卵孵化后变为繁殖型松材线虫并大量繁殖而使松树很快枯萎变黄再次成为松墨天牛产卵的对象,产卵孵化的松墨天牛幼虫又进入松材线虫病树内取食蛀道,形成蛹室。两者协调配合,为对方完成生活史提供所需条件,并利用对方创造的条件完成自身发育。总之,松材线虫的大量繁殖是松树致死的直接原因。而扩散型三龄幼虫(LIII)和扩散型四龄幼虫(LIV)形成的时间与松墨天牛羽化时间的契合则是松材线虫被携带传播的关键。可见,如何在松墨天牛羽化时间内有效控制扩散型三龄幼虫(LIII)和扩散型四龄幼虫(LIV)的数量,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专利CN101856023A公开了一种利用亚油酸乙酯置于含有繁殖型松材线虫的松树中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方法。林间实验显示,在每年的6月到10月份期间,尤其是初发病的6月初,对松树施加亚油酸乙酯,可以使松材线虫停止繁殖周期的发育,降低松材线虫种群密度,减少松树死亡率,同时,使松材线虫提前5-10个月进入扩散周期,使其在来年5月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羽化之前就死亡,进而达到干扰其进一步传播扩散的目标,从而实现减少松材线虫发生区松树死亡率,并预防在林区进一步蔓延扩展的防控目标,可有效解决在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地的松材线虫大量繁殖发生和迅速扩散的问题。但是,亚油酸乙酯的防治效率却依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亚油酸乙酯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