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密蛋白6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0909.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孔繁恩;马宁芳;唐云强;谢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82 | 分类号: | C07K14/82;C12N15/12;C07K16/32;C12N5/20;A61K31/44;A61K31/537;A61K47/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蛋白 抗体 药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密蛋白6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应用,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密蛋白6(CLDN6)抗体的抗原序列,其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以及用于表达所述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工程载体、工程菌或细胞系;通过所述抗原多肽进行动物免疫,可产生具有高特异性密蛋白6抗体;进一步通过免疫动物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可得到对应的单克隆抗体;将所述抗密蛋白6的抗体与连接结构、药物结合,可组成抗体偶联药物;所述抗体偶联药物可根据密蛋白6的靶向作用,将药物运载至密蛋白6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中,从而达到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功效,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抗原及其对应的抗体应用,具体涉及针对密蛋白6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20世纪原发性肝癌已上升为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全世界每年就有100余万患者死与肝癌,而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0%。肝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临床上90%的肝癌患者在被诊断为肝癌的时候,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而且,肝切除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80%,长期存活率仍然不高。其他肝癌治疗方法的例子包括组织移植、系统化疗、放疗和电灼疗法。但是这些手段都表现出高复发率,且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移植排斥反应。即便是成功的切除手术,也有25%的复发率。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其中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分析和确定标志蛋白和靶蛋白,阐明肿瘤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是目前解决肿瘤早期诊断难题的最有利的途径;同时,也是肿瘤及其药物筛选研究中最新并且最强有力的手段。
近年来,利用组织特异性基因启动子建立的基因治疗方法,为肿瘤靶向性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基因的表达受其启动子的调控,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与基因转录水平直接相关。某些启动子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即特定的启动子仅在特定的组织中存在活性。因此,某些基因仅表达于特定组织。利用肿瘤组织特异性基因的启动子,可以靶向性地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某些抗肿瘤基因,从而实现针对肿瘤细胞的干预,减轻甚至避免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肝癌的、靶向性高、疗效好的抗体偶联药物。
一种抗原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1a)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
(1b)与SEQ ID NO.1具有90%同一性且具有相同抗原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经过研究发现,密蛋白6(CLDN6)在肝细胞癌病人的早期癌变的癌邻近组织及癌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表达,且其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阳性是特异的。因此,密蛋白6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本发明的抗原多肽为对应密蛋白6的多肽肽段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与比对得到,其评分最高,与其他紧密连接结构相关蛋白交叉性最小;对应密蛋白6蛋白序列的第27位到第38位氨基酸。
可在序列的末端添加相应的连接结构。
优选地,用于连接KIH载体时,在序列末端添加氨基酸C。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抗原多肽的编码基因,所述抗原多肽的编码基因为编码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要求保护将所述抗原多肽的编码基因通过生物工程的方法可制备得到的相应的表达载体、工程菌或细胞系。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抗原多肽、编码基因,以及含所述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工程菌或细胞系在制备抗密蛋白6的抗体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通过本发明所述抗原多肽制备得到的抗密蛋白6的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