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2625.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河;孙德河;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30046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径 调整 装置 套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其为环形筒体,沿桩套筒的高度方向至少在桩套筒的筒壁的三个高度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沿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螺孔;内径调整装置包括衬板、支撑板、第一调整螺柱、第二调整螺柱、调整螺母,衬板和支撑板相互贴合并由螺钉固定,第一调整螺柱和第二调整螺柱间隔地穿过沿桩套筒的高度方向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的螺孔,并且第一调整螺柱拧入支撑板内,第二调整螺柱贴合顶住支撑板,调整螺母套装在第一调整螺柱和第二调整螺柱的露在桩套筒的筒壁外侧的部分上并贴合于桩套筒的筒壁外端面。本发明的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能够简单快速地调整桩套筒的内径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受打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作业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液压打桩锤配套的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
背景技术
液压打桩锤是一种典型的桩基施工设备,其具有打击能量大、能量利用率高的特点。液压打桩锤通常由锤体、液压站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锤体是液压打桩锤的机械主体,锤体最下部为与受打桩配合的桩套筒。受打桩上端部分会伸入桩套筒内,即桩套筒内部空腔套在受打桩上,桩套筒空腔内径与受打桩外径间隙配合,称之为“套桩”。
因同一打桩锤要能适应多种规格外径的桩施工,考虑到桩套筒空腔内径与受打桩外径间隙配合,为了维持配合间隙,需要对桩套筒空腔内径进行调整。现有技术的桩套筒为固定规格,如果需要施打不同直径的受打桩,需要对桩套筒进行改造,改造方案一般为在桩套筒内壁加焊筋板,通过焊接或割除方式来加高或降低筋板以达到改变桩套筒内径的目的,这种改造过程比较复杂繁琐。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调整桩套筒内径以适应不同规格外径的受打桩施工的桩套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所述桩套筒为环形筒体,沿所述桩套筒的高度方向至少在所述桩套筒的筒壁的三个高度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螺孔;所述内径调整装置包括衬板、支撑板、第一调整螺柱、第二调整螺柱、调整螺母,所述衬板和所述支撑板相互贴合并由螺钉固定,所述第一调整螺柱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柱间隔地穿过沿所述桩套筒的高度方向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的螺孔,并且所述第一调整螺柱拧入所述支撑板内,所述第二调整螺柱贴合顶住所述支撑板,所述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第一调整螺柱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柱的露在所述桩套筒的筒壁外侧的部分上并贴合于所述桩套筒的筒壁外端面。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中,从所述桩套筒的上端到下端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高度位置、第二高度位置、第三高度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螺孔,其中在第一高度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在筒壁上的第一圈螺孔,在第二高度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在筒壁上的第二圈螺孔,在第三高度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在筒壁上的第三圈螺孔;一组所述第一调整螺柱穿过在第一高度位置上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所述第一圈螺孔,所述第二调整螺柱穿过在第二高度位置上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所述第二圈螺孔,另一组所述第一调整螺柱穿过在第三高度位置上沿所述桩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所述第三圈螺孔。
优选地,在上述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中,所述第一圈螺孔和所述第三圈螺孔的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调整螺柱的数量,所述第二圈螺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调整螺柱的数量,所述调整螺母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调整螺柱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柱的数量总和,每两个所述第一调整螺柱和一个所述第二调整螺柱对应于一个所述衬板和一个所述支撑板。
优选地,在上述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中,所述衬板和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板。
优选地,在上述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中,所述衬板为耐磨钢板。
优选地,在上述具有内径调整装置的桩套筒中,设置在所述桩套筒的筒壁上的螺孔、所述第一调整螺柱、所述第二调整螺柱和所述调整螺母的规格相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2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