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3790.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游惠明;尤龙辉;李建民;黄爱珍;黄勇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赵桂芳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锥栗 水土流失 种植 茅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林下套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进行林地选择;工程方法;树盘起垄;覆草方法;抚育管理。本发明采用套种阔叶树、覆草、工程+覆草的经济林改造恢复技术,结合建瓯锥栗林红壤侵蚀区特点,营建不同恢复模式的示范林有效减轻了建瓯红壤侵蚀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推进了林地增效、林农增收,解决植被恢复过程中经菅资金不足的矛盾,充分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林地果园空地,增加种植效益。通过示范林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建瓯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工作向多目标、产业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下套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建瓯锥栗是我国原产地保护农产品,长期以来锥栗栽培过程中忽略水土保持,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导致严重生态失衡。通常锥栗林地杂草多,在管理上带来很多不便,大部分杂草与锥栗争夺营养,造成土壤贫瘠。更严重的是,由于锄草用工多、时间紧,多数种植户使用除草剂除草,给锥栗林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土壤严重板结,土壤保水性差,降雨造成严重土壤冲刷,杂草枯黄后,无法形成有效养分,直接影响锥栗生长,造成锥栗生长缓慢,出现严重落果。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锥栗栽培过程中忽略水土保持,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导致严重生态失衡。
(2)现有锥栗林地杂草多,在管理上带来很多不便,大部分杂草与锥栗争夺营养,造成土壤贫瘠。
(3)由于锄草用工多、时间紧,多数种植户使用除草剂除草,给锥栗林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土壤严重板结,土壤保水性差,降雨造成严重土壤冲刷,杂草枯黄后,无法形成有效养分,直接影响锥栗生长,造成锥栗生长缓慢,出现严重落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以解决如何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的实际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所述可防治锥栗林水土流失种植鼠茅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林地选择。
步骤二,工程方法。
步骤三,树盘起垄。
步骤四,覆草方法。
步骤五,抚育管理。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林地选择的方法为:
选择坡度大于15°小于等于35°、发生中轻度红壤侵蚀、杂草较多的锥栗林地;采取“坡改梯+前埂后沟+覆鼠茅草和百喜草”的复合方法。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工程方法包括:
(一)坡度≤15°时,直接撒播鼠茅草。
(二)15°<坡度≤35°时,所述工程方法包括:
(1)锥栗林“坡改梯”工程首先要清除锥栗林中的杂草、灌木、石块的杂物。
(2)然后以锥栗为目标点进行水平改梯,梯台面略微向外侧倾斜,有助于及时排除雨强、雨量较大的雨型产生的坡面径流至排水沟,防止梯田损坏。
(3)注意挖方0~10cm表土移至梯田梗内侧,心土移至梯壁,“前埂后沟”工程则在梯田内侧挖沟深20cm,宽25~30cm的蓄水“竹节沟”,每隔2m留一低于沟面的土墩,外侧作梗,梗高15~20cm。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树盘起垄的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未经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