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045.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波;商复生;杨宏;李建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2F1/0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芳艳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产品 浸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其包括水箱机构、移动驱动机构和两个喷水组件,水箱机构包括内水槽和设置在内水槽中的承托组件,内水槽的左右两端设有连接开口;喷水组件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上的外套管,外套管上设有第一连接水口,外套管的内管壁与内管的外管壁之间设有喷水间隙,第一连接水口与喷水间隙连通,外套管的一端与内料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外套管的另一端与内料管的另一端形成喷水出口;移动驱动机构与两个喷水组件连接并能够驱动其移动,喷水组件能够分别堵住内水槽的连接开口并能够朝内水槽中进行喷水。本发明能够实现铝材挤压产品浸水处理和不浸水处理的快速转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材生产加工,其一般采用挤压成型,对于挤压成型的铝材,由于其使用要求的不同,其部分需要进行浸水处理,还有部分则无需进行浸水处理,浸水处理是将挤压成型的铝材通过水中,实现对其进行淬火的目的,现有的浸水处理,其一般是通过人工将挤压成型的铝材导进注有水的水箱中进行。在现有的铝材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时一天的生产中需要在浸水和不浸水这两种情况下进行多次转换,每次转换成浸水时都需将水箱两端的料位堵住,转换成不浸水时则需将水箱两端的料位的堵塞物清除,每次操作费时费力,且铝材挤压产品的温度较高,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其包括水箱机构、移动驱动机构和两个喷水组件,所述水箱机构包括内水槽和设置在所述内水槽中的承托组件,所述内水槽的左右两端设有连接开口;每个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设有第一连接水口,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与所述内管的外管壁之间设有喷水间隙,所述第一连接水口与所述喷水间隙连通,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内料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料管的另一端形成喷水出口;所述移动驱动机构与两个所述喷水组件连接,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喷水组件移动,两个所述喷水组件能够分别堵住所述内水槽两端的所述连接开口,并且能够分别朝所述内水槽中进行喷水,铝材挤压产品能够穿设位于所述内水槽两端的两个所述喷水组件,并能够由所述内水槽中的所述承托组件进行承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铝材挤压产品的浸水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铝材挤压产品需要进行浸水处理时,移动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喷水组件移动,使两个喷水组件分别堵住内水槽两端的连接开口,喷水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水口与外部的高压水泵连接,高压水泵向喷水组件进行高压供水,并通过喷水出口向内水槽中进行喷水,由于内水槽的两端同时进行高压喷水,两端喷水的压力将内水槽中的水位提升至喷水出口以上的位置,铝材挤压产品穿设其中一个喷水组件伸入至内水槽中,并由承托组件进行承托,铝材挤压产品在内水槽中进行浸水处理,并穿设另一个喷水组件从内水槽中离开,随后输出至下一工位;当生产不需要进行浸水处理的铝材挤压产品时,高压水泵停止工作,移动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喷水组件从内水槽的两端离开,内水槽中的水通过连接开口流出,铝材挤压产品伸入内水槽中并由承托组件承托,随后输出至下一工位。本发明能够实现铝材挤压产品浸水处理和不浸水处理的快速转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水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外套管穿设所述连接板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能够覆盖所述连接开口。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便于与移动驱动机构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板覆盖连接开口,实现喷水组件能够堵住连接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