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放疗或化疗药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061.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纳诺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共振 原子 放疗 化疗 药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化疗药物在化疗疗法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放疗药物在放疗疗法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共振原子附着在化疗或者放疗药物上,配合极低剂量的射线获得精准癌症治疗的效果,进行有效组合获得叠加疗效,却不需要增加太多操作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放疗或化疗药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癌症肿瘤的治疗方法至少有以下几种: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
化学疗法(也称为化疗)是一种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的癌症治疗方法。化学疗法可用于治愈癌症,减少其复发或停止或减慢其生长的机会。化学疗法可用于缩小引起疼痛和其他问题的肿瘤。化学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对于某些人来说,化学疗法可能是其唯一接受的治疗方法。但最常见的是,将化学疗法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结合。化学疗法的副作用较大,因为药物往往无法区分健康细胞和癌细胞。
化学疗法适用面广泛,应用成熟,成本也相对较低,其根治能力也超过手术或者放射疗法。但是该疗法不仅可以杀死快速增长的癌细胞,而且可以杀死或减慢快速生长和分裂的健康细胞的生长。对健康细胞的损害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比较严重,也会大幅降低病人的免疫能力。
俄歇电子(Auger Electron)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的次级电子。当原子内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一个空洞时,电子从外壳层跃迁到内壳层的空洞并释放出能量;虽然能量有时以光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种能量可以被转移到另一个电子,导致其从原子激发出来。这个被激发的电子就是俄歇电子。其能量只有10到20eV,其传播距离也只有10nm左右。但是其LET极高,可以在传播距离范围内达到100Gray的生物损伤。相比于细胞微米级的大小,DNA链分离的距离为纳米级。所以如果俄歇效应能够产生在DNA上,便可以有效精准破环DNA。但是如果俄歇效应发生在细胞核外或者细胞之外,由于其传播范围只有纳米级,对细胞或者生物的损伤效果几乎微乎其微。
俄歇效应发生有两种激发方式。一种是依靠质子数丰富的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吸收内壳电子形成内壳空洞,从而激发级联效应获得。此法需要人工制造此类不稳定同位素并及时注入患者,成本高,风险较大,时效要求高。另一种激发方式需要用与原子能量匹配的射线照射产生共振,从而形成内壳空洞以激发俄歇效应。这种共振激发需要射线的能量与被照射的元素对应相干,而偏离该相干能量范围的射线则无法产生共振。普通的放射光源多为广谱光,除了极少部分能量可以产生俄歇效应,其他的能量并不产生俄歇效应。如果想避免使用广谱光,可以考虑产生单能光或者单能光为主的光谱。物理实验中常使用同步加速器获得此类射线,但是同步加速器成本过高超亿美元,商业化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放疗和化疗药物在临床治疗肿瘤上的不足,本发明基于俄歇效应,提出了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化疗药物在化疗疗法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化疗药物携带的共振原子的原子序数大于30。
优选地,共振原子为Br,I,Gd,Pt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共振原子直接附作或合成在化疗药物上。
一种携带共振原子的放疗增敏剂药物在放疗疗法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放疗药物携带的共振原子的原子序数大于30。
优选地,共振原子为Br,I,Gd,Pt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共振原子直接附作或合成在放疗的增敏剂药物上。
优选地,携带共振原子的化疗或放疗药物配合单能射线激发共振原子释放俄歇电子。
本发明通过将共振原子附着在化疗或者放疗药物上,配合极低剂量的射线获得精准癌症治疗的效果,进行有效组合获得叠加疗效,却不需要增加太多操作复杂度。该疗法的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纳诺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纳诺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