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解密方法和解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351.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涂结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1 | 分类号: | G06F21/51;G06F21/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赵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解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解密方法和解密系统,微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器、一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一挥发性存储器、一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一处理器。控制器通过一通讯接口从一烧录装置取得一解密程序和一加密数据。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解密程序。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加密数据。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储存解密数据。处理器耦接上述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上述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和上述挥发性存储器,以及根据上述解密程序解密上述加密数据,以产生上述解密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说明书主要是有关于一微控制器解密技术,特别是有关于通过事先下载至微控制器的解密数据,来解密欲烧录至为控制器的加密数据的微控制器解密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使用烧录装置对微控制器(或单晶片)进行烧录过程中,为了避免数据在进行传输时,原始码会被侧录,烧录装置会将要烧录至微控制器(或单晶片)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在微控制器中在进行解密。
然而,受限于某些微控制器(例如:8051微控制器)硬件上的限制,烧录装置预先提供的解密程序并无法在这些微控制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上直接被这些微控制器的处理器执行。因此,若烧录装置直接传送未加密的数据至这些微控制器中,数据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微控制器解密技术,特别是有关于通过事先下载至微控制器的解密数据,来解密欲烧录至为控制器的加密数据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解密方法和解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控制器。上述微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器、一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一挥发性存储器、一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一处理器。控制器通过一通讯接口从一烧录装置取得一解密程序和一加密数据。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解密程序。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加密数据。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储存解密数据。处理器耦接上述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上述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和上述挥发性存储器,以及根据上述解密程序解密上述加密数据,以产生上述解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控制器将取得的上述加密数据储存到上述挥发性存储器前,上述控制器会先暂停上述处理器。当上述加密数据储存到上述挥发性存储器后,上述控制器会在启动上述处理器。当上述处理器启动后,上述处理器分别从上述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和上述挥发性存储器取得上述解密程序和上述加密数据,并根据上述解密程序解密上述加密数据,以产生上述解密数据,并将上述解密数据储存到上述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控制器解密方法。上述微控制器解密方法适用一微控制器。上述微控制器解密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一通讯接口从一烧录装置取得一解密程序;储存上述解密程序于上述微控制器的一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通过上述通讯接口从上述烧录装置取得一加密数据;储存上述加密数据于上述微控制器的一挥发性存储器;通过上述微控制器的一处理器根据上述解密程序解密上述加密数据,以产生一解密数据;以及储存上述解密数据于上述微控制器的一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密系统。上述解密系统包括一烧录装置以及一微控制器。上述微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器、一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一挥发性存储器、一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一处理器。控制器通过一通讯接口从一烧录装置取得一解密程序和一加密数据。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解密程序。挥发性存储器耦接上述控制器,以及储存上述加密数据。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储存解密数据。处理器耦接上述第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上述第二非挥发性存储器和上述挥发性存储器,以及根据上述解密程序解密上述加密数据,以产生上述解密数据。
关于本发明其他附加的特征与优点,此领域的熟习技术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根据本案实施方法中所揭露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解密方法和解密系统,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得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支援装置、停车支援方法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线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