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5524.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陈志敏;周良兵;刘智江;刘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油气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包括连接于曲轴腔室内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从曲轴箱内隔离出油气分离腔室,所述油气分离腔室内设置有迷宫通道,所述油气分离腔室还开设有与迷宫通道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迷宫通道排气端连通的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油气分离腔室底部。设置迷宫通道可增大油气混合物气流路径的接触或碰撞面积,便于冷凝液态物质。所述进气口不仅是油气混合物的导入口,同时也是油气混合物分离之后冷凝液态物质的回流口,减少了在油气分离腔室内开设的回流口,降低了油气混合物在油气分离腔室流动时分路径通过回流口返回曲轴箱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两轮、三轮汽油发动机有以下技术缺点: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因活塞的往复运动和活塞处少量窜气特性,其曲轴箱必须设计有发动机呼吸系统(或油气分离系统),其目的分离曲轴箱中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让润滑油冷凝回流,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在工作中,有一部分高温高压燃气经活塞环泄漏到曲轴箱内,该部分燃气不及时排出,将使润滑油变稀,性能变坏,安装上油气分离装置后,就能将上述物质及时分离出来,且减少润滑油消耗和空气污染。一般油气分离迷宫设计原理是在油气(润滑油和燃气)混合物排出路径上,设计迷宫式结构,增大油气混合物与迷宫路径的接触或碰撞面积,使润滑油冷凝回流;但迷宫设计的混合气流向与冷凝回流流向在迷宫内部相互干涉,不利于冷凝润滑油回流。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降低混合气流向与冷凝回流流向在迷宫内部相互干涉,利于冷凝润滑油回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降低混合气流向与冷凝回流流向在迷宫内部相互干涉,利于冷凝润滑油回流。
本发明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包括连接于曲轴腔室内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从曲轴箱内隔离出油气分离腔室,所述油气分离腔室内设置有迷宫通道,所述油气分离腔室还开设有与迷宫通道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迷宫通道排气端连通的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油气分离腔室底部。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曲轴箱内侧与曲轴箱箱体相配合围成油气分离腔室,在曲轴箱内设置油气分离腔室,能够对曲轴箱内由于各类原因所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减少润滑油消耗和空气污染,所述油气分离腔室开设于曲轴箱上方,利于排出油气混合物中气态物质,增设迷宫通道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质量与效率,位于油气分离腔室底部的进气口,则是便于对油气混合物的引入和油气混合物分离后润滑油回流至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不仅是油气混合物的导入口,同时也是油气混合物分离之后冷凝液态物质的回流口。
进一步,所述迷宫通道由在油气分离腔室内沿某一方向往复弯折向上的若干个分离通道构成,所述分离通道在分离腔室内沿近似垂直于气流方向倾斜布置,以使冷凝润滑油在分离通道内近似垂直于气流方向较低侧流动聚集,该较低侧开有连通于各个分离通道的引流孔以使聚集的润滑油向油气分离腔室底部流动。往复弯折向上的分离通道对油气混合物具有导向及分离油气混合物的作用,更是能使油气混合物分离后根据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密度不同的原理,使得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有着不同的聚集位置,便于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倾斜布置的分离通道不仅是便于油气混合物中液态物质冷凝沿着分离通道隔板向较低侧流动聚集并沿着引流孔回流至进气口,而且是保证分离通道内行成后的液态物质流向时刻与混合气流向近似垂直;另外油气混合物中气态物质则沿着分离通道往复弯折向上聚集排出出气口,在分离腔室内气态物质流向和液态物质流向也是近似垂直,以达到气流不干扰液体回流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迷宫通道由设置于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上相对设置并上下交错的迷宫挡板构成。上下交错布置的迷宫挡板在左、右曲轴箱体合箱之后构成了沿着进气口往复弯折向上的若干个分离通道,增大了油气混合物在迷宫通道内与分离通道的接触或碰撞面积,使冷凝液态物质将近似垂直于气流方向沿迷宫挡板侧面向较低侧流动,所述迷宫挡板侧面为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导向及液态物质冷凝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