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震智能房屋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5530.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诗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诗茵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智能 房屋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智能房屋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中的房屋本体,基底包括磁体;房屋本体与基底接触的面上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在通电时产生与磁体极性相同的磁场;房屋本体中包括地震检测部和控制部,地震检测部用于检测地震波信号,并将地震波信号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根据地震波信号控制感应线圈通电或断电。其通过在发生地震时使房屋脱离地面,而避免了地震波对房屋的损坏,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中的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震智能房屋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作用的时间通常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当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时。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两次地震分别为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7.8级,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造成 24.2万余人死亡,倒塌房屋530万间,95%的房屋被摧毁,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汶川大地震8.3级,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造成6.9万余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人民币。据中国地震局统计,我国及周边地区自2008-2017年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67次。《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西部地区仍然处于7级以上强震的活跃时段,东部地区存在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这将对我国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地震常发生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地震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对建筑结构的损伤轻则影响建筑完整性,重则导致建筑崩塌。目前,我国南方农村大部分是2-4 层楼房,其中部分为空斗砖墙,抗震性能较差。华北和东北一带的农村多数为1层砖房,砖结构是脆性结构,其变形能力较差,而且侧向刚度较大,其抗震能力同样较差。另外,如果房屋的选址、设计与施工不当也会进一步降低房屋的抗震性能。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90%以上与建设工程损毁有关,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震智能房屋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在发生地震时使房屋脱离地面,而避免了地震波对房屋的损坏,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中的人员伤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震智能房屋,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房屋本体,基底包括磁体;房屋本体包括底板,底板内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在通电时产生与磁体极性相同的磁场;房屋本体中设有地震检测部和控制部,地震检测部用于检测地震波信号,并将地震波信号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根据地震波信号控制感应线圈通电或断电。
进一步,防震智能房屋还包括螺旋桨,螺旋桨用于带动房屋本体在空中悬浮。
进一步,防震智能房屋还包括总控部,总控部用于接收区域内所有房屋本体中地震检测部检测到的地震波信号,并结合所在区域地形,对房屋本体的悬浮位置进行调整,并确定其降落位置。
进一步,房屋本体内设GPS卫星定位系统,用于在房屋本体悬浮时,对其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进一步,基底和/或基底四周设有弹性缓冲件,用于在房屋本体降落时,避免房屋本体受到二次损伤。
进一步,控制部为中央“大脑”AI系统。
进一步,防震智能房屋还包括电源,电源为可充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诗茵,未经徐诗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屏幕的操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