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5895.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韩双彪;唐致远;芮宇润;黄永建;高远;胡滨;王成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质 成熟度 评价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包括:获取样品中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并根据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确定多种化合物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及第二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确定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参数值。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化合物的种类不同,本发明根据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元素化合物分子演变的本质,通过坐标轴不同区域内化合物的种类的比值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贴近有机质演变的实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可靠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质成熟度指烃源岩中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热演化程度,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高,烃源岩中有机质更多地转化为烃类。通常将烃源岩成熟度分为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高成熟阶段以及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在不同的成熟阶段会对应产生不同性质及成因的油气。烃源岩成熟度作为烃源岩评价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参数和指标之一,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直接影响。
现有技术对有机质成熟度的评价方法有镜体反射率法、海相镜质组反射率法、沥青反射率法及时间-温度指数法等方法,其中,镜体反射率法在镜体反射率1%时,统计范围大,测量误差大;海相镜质组反射率法测定对象仅限于海相碳酸盐岩,局限性大;沥青反射率法由于不同成熟阶段沥青来源的不同,可发育不同的光学结构,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时间-温度指数法利用有机质成熟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及与温度呈指数关系的特性,以关系方程评价有机质成熟度,但该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加热速率的影响,对有机质成熟度的评价结果偏低。以上方法均不能反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元素化合物分子演变的本质,无法对有机质成熟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影响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有机质成熟度的评价结果不准确,影响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的方法,包括:
获取样品中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并根据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确定多种化合物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点;
根据多种化合物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确定目标坐标系中第一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及目标坐标系中第二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
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及第二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确定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机质成熟度评价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机质成熟度评价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样品中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并根据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确定多种化合物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根据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化合物分子演变的规律划定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有机质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第一目标区域内的化合物的种类与第二目标区域内的化合物种类会呈现规律性变化,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及第二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确定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参数值。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化合物的种类不同,本发明根据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元素化合物分子演变的本质,通过坐标轴不同区域内化合物的种类的比值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贴近有机质演变的实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脊髓损伤搬运模型
- 下一篇:一种缬氨酸锰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