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灌带回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113.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泰;史翔文;邵慧;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滴灌带回收机,包括车框及设置于车框下方的车轮,所述车框由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及第二纵梁首尾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设有第三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及第三纵梁远离车轮一侧均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车框一端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套设有传动轴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及第三纵梁之间的卷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轴杆外侧,所述车框远离卷筒一侧设有支杆,所述支杆自由端沿支杆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辊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滴灌带回收机。
背景技术
滴灌带不及时回收对作物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消除滴灌带污染,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成为滴灌带技术能否长久和持续应用下去的关键,也是关系到土地生产力的发挥和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滴灌带回收机械化对发展我国新疆当地农业生产的意义十分重大,滴灌带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回收率过差,而机收的作业效率是人工收滴灌带的几十倍,效率高,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极大的缓解滴灌带回收劳动力紧张的局面,目前滴灌带回收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大部分农民还是使用原始的中耕器或自己做的弾齿式滴灌带回收机进行回收作业,由于机具简单,而且一部分农户只是在来年春天才用耙子楼一楼甚至不收,因此回收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滴灌带回收机,包括车框及设置于车框下方的车轮,所述车框由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及第二纵梁首尾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设有第三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及第三纵梁远离车轮一侧均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车框一端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套设有传动轴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及第三纵梁之间的卷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轴杆外侧,所述车框远离卷筒一侧设有支杆,所述支杆自由端沿支杆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辊轴。
作为改进,所述辊轴两端均与支杆通过轴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车框远离卷筒一端设有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的扶手。
作为改进,所述车框下方靠近扶手处固定设有支杆。
作为改进,所述卷筒两端固定设有辐射状限位板。
作为改进,所述车轮之间通过设置于车框下方的车轮轴连接,所述车轮轴与车框之间设有轴承。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轴远离卷筒一端设有可绕传动轴8中心轴线选装的摇把。
作为改进,所述辊轴之间距离小于绕卷筒表面设置的滴灌带直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后期拆卸维护;
2.回收效率高,节省人力,回收后直接整理成筒状,占用空间小,方便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滴灌带回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滴灌带回收机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卷筒与摇把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卷筒与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1、车框,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一纵梁,5、第二纵梁,6、第三纵梁,7、支架,8、传动轴杆,9、轴承,10、卷筒,11、车轮,12、车轮轴,13、扶手,14、支杆,15、辊轴,16、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