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230.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远程 诊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属于故障诊断领域。包括识别单元、写入单元、只读存储单元、显示单元和5G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收发模块包括编码单元、高频发射单元、调制单元和解调模块;还包括远程集合诊断单元,诊断单元包括微控制单元、云服务器和数据分析服务器,微控制单元包括筛选单元、诊断单元,筛选单元将接收到的车内模块信息筛选,留下新故障代码,通过诊断单元诊断,诊断结果进入数据分析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进行校对,编辑用户可读格式,将最终诊断数据写入微控制单元,由云服务器将最终诊断数据发至5G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本系统解决了现有车辆诊断系统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和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领域,涉及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诊断技术是凭借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检查的方法和手段,它能够测试出汽车各项工作性能指标,并可在汽车或总成不解体的情况下发现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用于汽车保养前的诊断和汽车维修后的质量检验。车辆监理部门也用来对车辆进行定期监督检验。
目前,除了监理部位的第三方督检,常见的诊断方式还包括通过外部诊断仪器进行诊断和车辆内置诊断系统进行诊断,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还出现了基于无线收发的诊断系统,如申请号为2013105229313,申请日为2013年10月3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车辆远程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记载了一种车辆远程诊断系统,包括配置设备、车内诊断单元和远程诊断单元,车内诊断单元和远程诊断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连接,车内诊断单元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内总线和无线通讯模块,配置设备通过车内总线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连接,无线通讯模块通过车内总线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连接,配置设备用于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写入待诊断的ECU模块信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用于接收用户诊断命令、收集诊断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远程诊断单元发出诊断数据包,同时接收和显示无线通讯模块传回的诊断结果数据,远程诊断单元进行诊断数据分析并生成诊断结果数据;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包括显示器、MCU和ROM,MCU中嵌有车辆各种ECU模块的诊断数据,并写有进行诊断数据收集的软件代码和判别程序,配置设备向ROM中写入待诊断的ECU模块信息,MCU通过调用储存于自身的诊断程序、并通过读取ROM中写入的ECU模块信息而收集对应ECU模块的诊断数据,并将诊断数据打包后通过车内总线传给无线通讯模块,其中诊断数据包括ECU身份识别码和诊断故障代码,显示器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能够同时接受用户输入诊断命令,配置设备通过扫描车辆标识号而自动获取车辆所有ECU模块信息,并借助车内总线接口将其写入ROM中。
上述技术方案将诊断模块集成于车辆必备设备上,从而避免了单独诊断设备的配备与安装,有效降低了整车成本,增加了卖点,提高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但从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诊断过程主要在车内进行,而远程诊断单元的作用仅仅是进行诊断数据的简单分析并生成诊断结果数据,主要的分析工作还是得由车辆诊断系统内的MCU进行,这就导致车辆诊断系统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和难度大,因此导致车辆售价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基于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及方法,本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有利于降低车辆售价,减少车辆内部诊断系统结构,降低维护成本,解决了现有车辆诊断系统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和难度大等问题;本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方法有利于实现车辆诊断的统一管理,系统问题集中发现,解决了现有车辆远程诊断方法管理分散,难度大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5G技术的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车内模块信息;
写入单元,用于模块信息和诊断数据的写入;
只读存储单元,用于收集到的车内模块信息的存储,并将模块数据整合后通过总线传至5G无线通讯收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