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6536.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永海;谢永德;张忠华;徐嘉波;陆根海;刘永士;乔燕平;税春;曹祥德;袁新程;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A01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方 南美 对虾 空心菜 立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由池塘准备、暗纹东方鲀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放养、空心菜栽种、饵料投喂、日常管理、生长监测、收获起捕8个生产步骤组成。本发明转变了暗纹东方鲀养殖方式,建立了低碳、低污染、高效的暗纹东方鲀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池塘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提高了池塘的水体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东方鲀养殖总体饲料利用率,降低总饵料系数,减少废水排放,提升水产养殖能效,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另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豚,属鲀形目,鲀亚目,鲀科,东方鲀属。其肌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我国自古就有食河鲀鱼的传统习惯,尤其江浙一带,河豚一直被视为餐桌上的珍品。河豚的肝脏和卵巢可提取河鲀毒素,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具有广阔的创汇前景。目前,国内东方鲀年总产量达2.0~5.0万吨,在东方鲀属鱼类中养殖面积最大的、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暗纹东方鲀。特别是2016年9月,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养殖东方鲀安全食用得到法律保护,暗纹东方鲀的养殖面积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养殖面积日益扩大,总产量提高,养殖暗纹东方鲀价格日益走入成本价,2018年下半年的暗纹东方鲀商品鱼价格在16-18元/斤,许多养殖户亏本。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可在18-32℃,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空心菜,学名蕹菜(拉丁文名:Ipomoea aquatica Forsk),为一年生草本,可漂浮于水,在长江流域各省4~10月都能生长,现已作为一种蔬菜广泛栽培。除供蔬菜食用外,其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饲料。
目前,暗纹东方鲀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两种模式,以池塘养殖模式居多,一般均采用暗纹东方鲀的单一品种养殖,暗纹东方鲀作为肉食性鱼类采用单一品种的养殖容易造成了饲料的浪费和病害的爆发,同时单一品种的高密度高换水养殖模式对水域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又反过来污染了养殖用水的水源,而造成渔业减产、渔民减收。因此,为解决暗纹东方鲀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急需调整暗纹东方鲀养殖模式和池塘养殖品种结构,研究开发低碳、低污染、高效的暗纹东方鲀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以暗纹东方鲀为主养品种,减少东方鲀的养殖密度和单位产量,增加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池塘生态系统,以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总饵料系数,减少废水排放,提升水产养殖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目的,最终实现生态修复和渔业增效的双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由池塘准备、暗纹东方鲀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放养、空心菜栽种、饵料投喂、日常管理、生长监测、收获起捕8个生产步骤组成,包括:
A)池塘准备:选择池底平坦的江浙地区土池,池塘以池深2m、水位1.5m、面积2.5-5.0亩、长方形为佳,每个池塘配备1-2个1.5kw的增氧机,进水口套60目筛绢网袋过滤,使用前彻底清塘消毒,彻底清除野杂鱼和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