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层共挤高耐磨PVC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584.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栋卫;季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鸿天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20;B32B27/18;B32B27/08;B32B3/08;B32B33/00;B29C48/00;B29C48/18;B29C48/355;C08L27/06;C08L33/04;C08K13/02;C08K3/22;C08K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曹孝陈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层共挤高 耐磨 pvc 托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层共挤高耐磨PVC托盘,所述两层共挤高耐磨托盘为双向叉入型单面托盘,所述双向叉入型单面托盘包括板面和撑脚,所述板面共有两层,上层为耐磨保护层,下层为承重层,所述承重层与撑脚一体成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通过两层共挤的方式直接生产具有耐磨保护层的高耐磨PVC托盘,所述托盘能有效提高挤出式托盘的耐刮擦性能,增加其实际应用中的周转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仓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层共挤高耐磨PVC托盘。
背景技术
塑料托盘作为传统托盘的替代品具有不吸水,周转率高,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在仓储物流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大作用,但是常用的塑料托盘一般都是通过注塑方式在注塑机上一次成型,注塑方式生产的托盘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要求较高,使用回收托盘粉碎成的复用料添加量较少,大量的托盘回收料只能降级使用,否则就会影响托盘质量,基于上述原因我司开发出一类整体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塑料托盘,对原料要求低,而且生产效率高,但是在使用中发现此类托盘由于是整体挤出,在放置一些较重物体是表面容易出现划痕,多次重复使用下划痕过多甚至会影响使用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托盘,能够具有更好的耐摩擦特性,提高托盘的周转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两层共挤高耐磨PVC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共挤高耐磨托盘为双向叉入型单面托盘,所述双向叉入型单面托盘包括板面和撑脚,所述板面共有两层,上层为耐磨保护层,下层为承重层,所述承重层与撑脚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保护层厚度为0.3~0.6cm,所述承重层厚度为1.5~2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撑脚撑脚的高度为6~8cm,所述撑脚的宽度为4~6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保护层的原料配比质量份数为:PVC粉60~80,钛白粉5~10 硫酸钡:10-15,纳米二氧化硅5~8 铜粉5~8份,烷偶联剂:3-5,铅盐复合稳定剂:1-3,硬脂酸0.4~0.6 份,ACR401 0.4~0.6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VC的聚合度为650~75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承重层的原料配比质量份数为:PVC 90~110,碳酸钙40~50,石蜡 0.5~1份,硬脂酸锌0.4~0.6 份,ACR401 0.4~0.6份,铅盐稳定剂1~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承重层的原料配比中还添加有PVC回收复用料,所述PVC回收复用料不超过总量的2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侧层共挤高耐磨PVC托盘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原料配比分别精确称取耐磨保护层和承重层的原料;
第二步,将耐磨保护层原料和承重层原料使用不同的密炼机分别密炼10~15min;
第三步,将密炼后的耐磨保护层原料和承重层原料分别投入两层共挤设备中,耐磨保护层和带承重层通过二重共挤机头同时挤出,其中撑脚与承重层一体成型挤出,并通过真空冷却定型台冷却后由第一牵引辊组进行一次牵引得到线性半成品;
第四步,一次牵引后设置托板加热装置,对第三步得到的线性半成品二次加热,以去除耐磨保护层与承重层之间的应力提高耐磨保护层与承重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在加热装置后设置第二牵引辊组;
第五步,所述第二牵引辊组后面连接剪切装置,将经第四部处理后的半成品线材裁切成成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步中的加热温度为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鸿天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鸿天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