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大电路负荷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522.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史红伟;李德栓;耿进锋;姚德贵;潘勇;时洪飞;肖寒;史晨昱;马磊;赵理;李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导线 电路 负荷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大电路负荷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回路准备、加载电流、最大电流试载、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绘制导线温度—弧垂曲线图和导线电流—弧垂曲线图、弧垂异常的点处理以及重复试验;采用本方法可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交流和直流电流的加载情况下的导线电流、温度及弧垂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对导线的电流、温度、弧垂以及外界环境气象进行监测,试验因素全面,试验结果更加精确,采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并通过通用无线分组方式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监测主站,数据的传输和统计便捷高效,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线的试验方法,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大电路负荷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芯为加强芯的新型导线。具有耐高温、大容量、低弧垂、低损耗、重量轻等显著特点,能够替代传统的钢芯铝绞线。
目前国内运行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线路有近千余条,涉及电压等级35kV~500kV。但对该导线在线路中的实际运行状况没有进行系统的跟踪研究。其优异的性能在实际输电线路的没有的得到验证总结。
传统的导线性能监测方法往往方式较为粗犷,并未对各个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细微因素进行采集考虑,导致试验结果精准度不高,而且较多的监测因素也不便于采集和收集传输,采集难度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大电路负荷试验方法。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大电路负荷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试验回路准备,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钢芯铝绞线作为一个试验回路;档距设置为200米,采用大电流发生器作为电源;
步骤二,加载电流,向试验回路中加载电流,逐步加载电流并实时记录导线温度和弧垂,当导线温度达到整数倍时,保持加载电流不变,保持10分钟;
步骤三,最大电流试载,根据大电流发生器的实际输出电流,确定加载的最大的电流,记录此时导线的最大温度和弧垂;
步骤四,试验结束后,将电流降至0,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步骤五,数据处理,根据在线监测设备提供的实时数据,绘制导线温度—弧垂曲线图和导线电流—弧垂曲线图;
步骤五,弧垂异常的点处理,将由于风及其他外界作用,导致在线监测设备产生扭转处进行数据人工处理;
步骤六,重复试验,测试不同批次的导线,同时记录试验数据并处理,对比不同批次导线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加载电流前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风速、日照、导线初始温度和弧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在线监测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导线弧垂特性的电流测试装置、温度测试装置、弧垂测试装置和微气象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流测试装置安装在对比参考导线上,温度测试装置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参考导线和试验导线上,弧垂测试装置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参考导线和试验导线中间,微气象装置为一个,安装在导线杆塔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垂测试装置采用激光测距仪,检测导线在相邻两杆塔之间的垂直度和弯曲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