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编织袋的自动套袋缝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7526.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欣;刘丰;吴启愿;黄科学;黄河;李志林;郭思远;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13/00 | 分类号: | D05B13/00;D05B33/00;D05B35/00;D05B35/08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编织袋 自动 缝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编织袋的自动套袋缝纫装置,包括:支撑架;缝纫装置,其包括:缝纫支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缝纫支架上的至少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在竖直平面内呈矩形状分布,且位于上方的两个滚轮能够上下移动;以及安装于四个滚轮之间的缝纫机构;安装于缝纫装置的右方的内折装置,其包括:以能够左右移动的内折支架;安装于内折支架的左侧且位于四个滚轮的右方的内折曲面块;以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内折支架上压紧轮,其位于内折曲面块的右下方;用于获取双层编织袋的套袋装置;以及用于向缝纫装置输送双层编织袋的运输装置。采用本发明的套袋缝纫装置能够完全的代替人工工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编织袋的自动套袋缝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层编织袋的内外袋套袋方式,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套袋,然后依旧由人工进行内外编织袋袋口对齐,再由人工进行内折并放置到缝纫机进行缝制袋口,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现有的编织袋套袋设备,也只能对编织袋的内外袋进行简单的套袋工作,编织袋的内折和缝纫还是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严重制约了产能的提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编织袋的自动套袋缝纫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双层编织袋的内折和缝纫工作均由人工完成,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编织袋的自动套袋缝纫装置,包括:支撑架;缝纫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该缝纫装置包括:缝纫支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至少四个滚轮,每个该滚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缝纫支架上,四个该滚轮在竖直平面内呈矩形状分布,其中,位于上方的两个该滚轮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缝纫支架上,且两个该滚轮通过滚轮移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以及缝纫机构,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支架上且位于四个所述滚轮之间;内折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缝纫装置的右方,该内折装置包括:内折支架,其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该内折支架通过内折移动机构驱动进行左右移动;内折曲面块,其安装于所述内折支架的左侧且位于四个所述滚轮的右方;以及压紧轮,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内折支架上,该压紧轮位于所述内折曲面块的右下方且位于四个所述滚轮的右方,该压紧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套袋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内折装置的右方,用于将编织袋的内袋套入其外袋内,以获取双层编织袋;以及运输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套袋装置和所述缝纫装置的上方,用于夹取所述套袋装置上的所述双层编织袋并向所述缝纫装置输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杆,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缝纫支架上,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以及滚轮气缸,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支架上,该滚轮气缸的下端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五个,其中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所述滚轮为第一滚轮,最后一个所述滚轮为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之间,且所述第二滚轮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压紧轮的直径,所述压紧轮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正右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折移动机构包括内折气缸,所述内折气缸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内折气缸的左端的活塞杆与所述内折支架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折曲面块上设置有第一曲面、第二曲面以及内折槽,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内折曲面块的左侧,且所述第一曲面的夹口方向朝向前上方,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右侧,且所述第二曲面的夹口朝向右下方,所述内折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曲面的右侧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醚类车用燃油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